东平信息港公益

公积金查询社保查询违章查询

热点新闻

2011年是决战增量跨越、冲刺总量跨越的关键一年

来源:今日东平报 时间:2011/1/29 第1476期 第3版:社会关注

      本报讯  1月27日,县长赵德健在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决战增量跨越、冲刺总量跨越的关键一年。按照“目标要求更高、推进节奏更快、考核督查更严、奖惩力度更大”和“增幅保领先、总量保跨越、‘双创’保达标、民生保提高,各项工作创亮点”的总体要求,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35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增长24%;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3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6936元,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9‰以内。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增强经济实力为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加速膨胀经济总量。今年初步安排实施重点项目131个,总投资397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56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75个,过10亿元的7个。狠抓项目落地建设。本着拟上项目抓立项、批复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的要求,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倒排工期,强化服务,持之以恒地加速推进大项目建设。对瑞星工业园粉煤气化工程、新东岳工业园再生还原胶、光大工业园淀粉醚二期、东顺工业园纸尿裤、洲际泰亚麻纺织、姜仔鸭工业园二期、恒祥聚能锂电池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对瑞星集团合成氨系统节能改造、九鑫精工高档扳手、鸿顺矿用电缆、龙美生物制药、上海斯图华纳空调机电等拟开工项目,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力促尽早开工建设;对华润循环经济示范园、鑫鼎公司花生蛋白、熔炼球团等已签约或在谈项目,明确专人跟踪盯靠,争取尽快落地建设。着力抓好项目策划储备。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消费市场等有利条件,策划论证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条件好、产业链条长、符合国家产业准入条件的大项目、好项目,并认真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列入国家、省、市盘子,加快形成“竣工投产一批、启动建设一批、准备开工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强力推进企业提速增效,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鼓励支持瑞星、新东岳、光大、东顺、九鑫、洲际泰、姜仔鸭等具有一定实力和基础的骨干企业,瞄准行业前沿,通过内引外联,做大做强主业,拉长产业链条,力争规模和效益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前列。围绕培强培壮七大主导产业,努力加快园中园建设进程,推进企业“裂变”发展。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努力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产业链条为纽带、中小企业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强力推进矿产业快速崛起,打造强劲支撑点和增长极。编制完善矿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矿产业发展提供科学遵循。对现有矿产开发项目,已经投产的加大提升改造力度,争取尽快达产达效;已具备投产条件抓紧抓好设备检测调试工作,近期开工生产;正在建设的百成、盛鑫、庆达3家铁矿和中联水泥熟料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对资源储量最大的彭集铁矿,协调督促山钢集团抓紧办理有关手续,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对煤炭、石灰岩、紫砂页岩、矿泉水、地热等地矿资源,统筹谋划,加快开发,实现资源开发的全覆盖。大力推进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搞好精深加工和链式延展项目策划论证及推介招商工作,实现资源增值最大化。加快打造百亿支柱产业,建设矿业大县。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发展载体功能。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促进县工业园区和彭集矿产化工产业园两大板块快速崛起,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尽快把两大板块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稳固载体和支撑发展的重要财源基地。牢固树立“以效益评优劣、以贡献论英雄”的理念,继续实行“税收排行榜”制度,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紧紧抓住当前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实行专业招商与全民招商、分散招商与集中招商、以商招商与领导招商相结合,构建领导亲自抓、部门全力引、干部主动招、群众积极参与的招商工作新格局。瞄准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重点区域,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重点企业,围绕资源转化、产业链条延伸、承接产业转移,突出生物医药、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财团和知名品牌,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二)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打响特色品牌,加快推进旅游服务业跨越发展

      围绕打造“水浒东平、水上东平”两大品牌,突出景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和宣传促销三大重点,努力提升全县旅游业发展水平,争创东平湖国家5A级景区,加快推进旅游强县建设步伐。一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抓好白佛山景区、戴村坝景区、滨河生态公园、洪顶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东原阁、水浒古镇码头服务区、稻屯洼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上休闲游乐园等旅游大项目建设,搞好水浒影视城、六工山山寨水寨、腊山、昆山等景区景点的配套完善。对中国义城、聚义岛改造提升、安山古镇等拟开工项目,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开发。鼓励扶持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旅游业开发建设,切实提高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档次和承载能力。二是进一步提升景区经营管理水平。深入挖掘、整理东平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策划编排以水浒故事、民俗表演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和文化娱乐活动,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真正让游客游在东平、玩在东平、吃在东平、住在东平。严格落实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全面掌控各类旅游市场经营行为,规范旅游秩序;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管理要求,制定完善服务标准和服务细则,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通过外引内培,建设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全面提升旅游管理服务层次。三是强化宣传促销。巩固扩大济南、泰安、济宁等周边客源市场,大力拓展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中远程客源市场,积极开发以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国际市场。打响“水浒”品牌,对接“一山一水一圣人”、“大泰山”旅游圈,实现资源共享、游客互送,切实提高我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和主要经济增长点,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鼓励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商贸、餐饮、社区等家庭服务业,着力培育节能环保、工业设计、服务外包、会展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及面向农民生产生活的农村服务业。积极推进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尽快建成具有强劲辐射带动能力的知名物流集散基地。加快儒原城市广场、华联国际商务酒店等项目建设,培育服务业大型龙头企业。
      (三)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集约经营

      突出发展高效农业。按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园区化组团”的思路和“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的要求,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培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整合项目、集中资金,强力推进粮食、大蒜、花生、有机蔬菜、核桃、葡萄、水产品、麻鸭、生猪、食用菌十大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知名的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园区。
      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扩张龙头企业规模,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年内新增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6家。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管理,狠抓农产品品牌创建。健全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实现增值增效。
      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增收致富项目。坚持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着力培植专业镇、专业村、专业户,进一步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良性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年内培训转移农民2万人。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各种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                                   (下转第四版)

主办:东平报社 协办:东平信息港

鲁ICP备05007463号

Copyright 2010 jrdp.sddp.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