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日,全县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县领导陈湘安、刘思宏、王骞、吴国庆、张昭印、郭冬云、徐永涛、王长勇、于志开出席会议。
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湘安指出,两年来,全县各级坚持把人才开发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人才开发计划,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平台建设快速推进,人才效能初步显现,全县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陈湘安指出,从今年起,我们将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要实现新阶段的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拼人才、拼素质,靠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技能人才来培植我们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靠一大批准确理解、自觉践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的人才来引领和推动东平未来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扎实做好人才开发各项工作。
陈湘安指出,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人才概念的科学内涵、使用原则和评价标准。要全面看待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人才开发,以用为本。要大胆使用、放手使用人才,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才,更要大胆启用,给他们提供崭露头角的平台,特别优秀的,及时放到重要岗位上挑大梁、唱主角。要会用人才,既善用人之长、使才适其位,又要容人之短、不求全责备,让那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各展其长、各尽其能。要科学评价人才。坚持比实绩、看贡献,切实让那些为东平发展作出贡献、创造价值的人才得到相应的待遇和回报。
陈湘安指出,要重点实施“4千工程”。实施“千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采取上挂下派、委托培养、多岗锻炼等方式,对行业精英和业务骨干进行高层次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专业水平和引领发展的能力。实施“千名”高层人才引进工程,围绕培植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多种方式引进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重点由“刚性引进”向“柔性引进”转变,由主要“引人”向主要“引智”转变。对确实需要的人才,要舍得投精力、投感情、投本钱,制定更加优惠、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来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实施“千万元”优秀人才激励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要进一步加大表彰奖励力度,让他们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在全县形成比成绩、看贡献、重激励的良好导向。实施“千万元”科研平台创建工程,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建设县工业园区、新兴产业园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吸引一批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研发一批在国内外新兴产业、关键领域处于核心地位的科研成果,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陈湘安强调,人才问题是战略问题。各级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人才、支持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县、打造富裕生态和谐新东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县委副书记王骞主持会议,并就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讲了意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永涛宣读了首届东平英才表彰决定。会议对首届百名“东平英才”进行了隆重表彰。(记者 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