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笔者来到接山镇中央储备粮泰安直属库东平分库建设现场,立即被眼前热闹繁忙的建设场面和一片宏伟壮观的现代化仓储阵容惊呆了。“这是正在建设的中储粮泰安直属库东平分库——鲁西南规模最大的粮食储备企业。”——东平分库负责人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东平分库总占地100亩,整个项目投资2亿元,全部竣工后,拥有20余栋总面积2万平方米的浅圆仓、平房仓、综合楼等,年储粮食达10万吨,辐射带动优质粮食基地100多万亩。项目从2009年3月16日开工,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完成一期投资1.2亿元,建设库容5000吨的浅圆仓10栋,办公楼一栋;二期工程2010年10月16日动工,投资8000万元,建设库容5000吨高大平房仓10栋,目前工程主体已经完成,预计4月份竣工投入运营。“短短两年时间,我们坚持既要规模又要效益、既要发展又要贡献,企业抓建设、强管理,地方政府搞服务、作保障,一个百年粮仓的雏形已经展现,并且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分库负责人最后总结说。
      听着东平分库负责人的介绍,我们脑海里不停地翻腾,一个投资2亿元的现代化粮库,何以落户接山镇?他们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矗立起了这么壮观的现代化仓储群?又怎么能在建设过程中就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带着种种谜团,我们在走访东平分库、接山镇领导和当地群众中探寻着答案。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在项目建设中,一旦机遇作为一种道同相谋的介质,把嗅觉敏锐、动作快捷的双方粘合在一起,必定会促进项目的快速敲定和落地
      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搞好国家粮食储备、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等重大职责。隶属于中储粮总公司山东分公司的泰安直属库,近年来积极贯彻国务院对总公司提出的“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的指示精神,始终把“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工作目标,积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企业规模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2008年底,当得知国家计划在全国800个产粮大县布点建设粮食储备库的消息时,他们毫不迟疑,迅速行动,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建设分库项目,一方面将目光撒向泰安的四个产粮大县,着手物色最佳建库地址,力争率先建设一处高标准的现代化粮库。县政府主要领导得知信息,立即安排有关部门研究,一方面加强与泰安中储粮对接,一方面筛选确定粮库建设地点。正在泰安与外商洽谈招商项目的接山镇主要领导了解情况后,不顾疲劳,立马行动,迅速通过关系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泰安直属库领导接上头,详细陈述了接山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和传统优质粮食生产区的几大优势,言辞恳切地请求把粮库建在接山,并承诺如选址接山,将为项目建设提供最大化的优惠政策。泰安直属库领导被接山的优越条件所吸引,更被接山镇主要领导的真诚深深打动,经向山东分公司汇报并经主要领导亲自实地考察同意,最终从泰安四个产粮大县(市、区)中选择了东平,确定粮库建在接山镇驻地。其实算起来,整个过程自接山镇得到信息到最终项目敲定,时间仅一月有余。
      理念和境界是项目的灵魂。打造百年粮仓,不仅仅是中储粮人的目标定位,更彰显了他们卓越的工作理念和境界标准
      中央储备粮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质,这就决定了泰安直属库东平分库建设是百年基业,打造的是百年粮仓。基于这种认识,泰安直属库领导视分库建设质量高于一切,坚持一切从高、从严要求,快速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组建最强的建设团队。组建了12人的工程筹建组,把工程数量、建设质量及完工时限量化到每个人,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压责任;聘请省内6名工程监理技术权威,作为第三方监理,靠在施工现场,把好工程质量。二是严把工程质量。工程由省公司统一招标,选择资质信誉好的鑫海建工公司作为承建单位。监理单位会同承建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实行工程例会和现场会议制度,周五为工程例会,解决施工中需协调的问题,全面分析、预测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制定应对措施。每天下午5点召开工程现场会,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现场解决,确保问题不过夜。对进场材料进行层层把关,材料入场须施工单位、监理、工程筹建组共同验质并签字认可,对钢材等材料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测压试验。分库筹建组还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了廉洁自律保证书。实行项目跟踪审计,每月工程完工后,由筹建组、监理员、直属库财务及直属库法人四方签字认可后,进行当月审计。整个工程先后接受国家三次工程资金使用审计,没有出现任何违纪违规现象。三是力促工程进度。一方面赶时间倒逼工期。把完成工程量的时限细化到每天,实行倒排工期,挂牌销号,安排专人督促施工;另一方面,以付款督促工期。改变整个工程完工后再支付工程款的办法,将工程款的支付与实际工程量挂钩,资金支付量化到每周的工程量。每周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经验收合格后,及时支付相应的工程款,这样大大促进了工程建设进度。用最短的时间,建设最高质量的工程,这是中储粮人的理念,也是“中储粮”的效率。
      责任意识是企业成熟的标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把工作着力点延伸向为广大农民谋求更大利益,不仅体现了中储粮人智者的选择,更显示了其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
      一个真正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决不会满足于履行好自己的基本职责,而应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在履职尽责的同时,为国家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中储粮人深谙此道,他们不断整合优势,拓展业务,努力将中储粮业务向两头延伸。一是着力抓好一线收购网点建设,努力在成品粮油终端市场有所作为,为人民群众的餐桌提供优质的食粮和食用油。东平分库先后成功收购了大羊和商老庄两个库容5000吨的收购网点,计划年内再增设两个网点。切实搞好三农服务社的运作,推行前店后仓模式,常年进行粮食收购,牢牢掌握辖区内的粮源,力争网店年库容达13万吨,吞吐量达20万吨。大力发展加盟粮店,打好中储粮品牌,推动粮食购销向成品粮食消费终端延伸。二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三农由粮库向农村纵向延伸,真正把服务三农的内容延伸到田间地头,着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东平分库在接山镇先后流转8个村5000亩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建立优质粮食和蔬菜基地。基地实行三种三收种植模式,种植有机蔬菜和优质粮食。由直属库会同农业局、种子公司选取品质好、产量高、抗倒伏的优质品种,集中采购化肥、农药等农资,降低生产成本。统一采购部分机械化程度高的农业机械,进行统一播种、施肥、收割等机械化作业。开展农业新技术应用,依托储备粮生产基地,由山东农业大学提供生产期间的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以及较为前沿的农业生产新技术。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储备粮基地,辖区每亩土地流转费700元,公司不提取农户的各种种粮补贴,农户再受聘到基地务工,几项收入相加,农户亩增收3000多元,辖区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同时辐射带动基地周边农户推广种植优质粮食品种,优质品种比普通品种每斤收购价提高0.15-0.2元钱,优质粮食种植受益农民的范围迅速扩大。
      环境是一切事物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如肥沃的土壤才有利于参天大树的茁壮成长,“东平分库”的落地、生根、成长,得益于找到了一方最适宜它的良田沃土
      东平分库选址接山,极具交通便利优势,随着济广、济徐高速的开通,晋鲁铁路及车站开工建设,尤其是京杭大运河及港口建设,业务拓展的空间十分广阔;同时东平90多万亩良田,也为储备粮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而分库项目建设,更是受益于接山镇党委、政府的优良服务、强力支持。项目一落地,接山镇党委、镇政府立即成立了征用土地、办理手续、周边环境维护及安全保卫四个工作班子,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土地征用期间,工作组成员逐户做工作,协调流转费用、搬迁坟头,清理地面附属物;办理手续时,书记、镇长一马当先,跑相关部门,协调各方面关系,甚至由镇财政先垫付土地手续办理费用100多万元,以最快的速度办理相关手续,为项目开工赢得了主动;施工期间,因进料、送水架电、施工噪音等给周边居民带来的不便,均由镇工作组入户做好协调工作;为确保施工安全,镇里在施工现场成立了临时警务室,安排两名民警昼夜值班,加强巡逻,保证不出任何问题;为建立储备粮生产基地,镇政府和各村积极组织干部深入农户做群众土地流转工作,并为基地开展各种业务搞好全方位服务。以上这些,都为东平分库的建设发展创造了极为宽松优越的环境。          (杨桂华  颜丙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