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东平街道大力实施“大项目促大收入”战略,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两个经济发展重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最大限度增加财政收入,财税工作取得了实效。今年1-4月份,街道财政收入390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其中国税收入434万元,地税收入2735万元。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培育主体财源。东平街道充分挖掘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定位招商,以商招商,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今年1-4月份,街道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4个,到位资金3.8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8个,总投资14.8亿元。同时,街道加大对东顺科技园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技术、占地等方面问题,挂牌保护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在支持企业加快发展中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加快发展物流业、餐饮业,扩大税源基础。街道围绕打造全县商贸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提升商贸服务档次。今年,街道新增餐饮业120处,农村超市35家。围绕服务全县大旅游格局,街道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建设重点旅游项目,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尽快将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使旅游、商业、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街道财税收入的必要补充。
抓龙头促调整,做特农业经济,拉动农村经济增长。按照“种养并举,高效发展”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依靠稻屯洼高效农业示范园、优质核桃产业园、大恒农业示范园和大发养殖园区等重点农业项目的辐射带动,东平街道认真做好高效农业工作,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街道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60亩,完成土地规模经营450亩,农业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加速度”的新增长点。
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收流失。东平街道强化财政和税收监管,防止税源流失,定期开展税收大清欠大检查活动,推广有奖发票、定额发票等行之有效的以票控税办法,确保了应收尽收,真正将经济发展成果反映到了财政收入上来。 (李秀春 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