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老湖镇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引导村里组织群众流转土地,再承包给种植大户,用于发展“两菜一粮”种植模式。“两菜一粮”即年产两季菜一季粮的种植模式,早春覆膜种植马铃薯,马铃薯畦间间作春玉米,收获马铃薯、春玉米后,再种植大白菜,由原来的一年种植两季变成一年种植三季。 “两菜一粮”种植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老湖镇“两菜一粮”高效农业示范园涵盖杨村、焦铺、冯庄、柳村、后水河、宋村、郭楼和桓村等8个村,涉及人口9905人,耕地9825亩。目前,该园区已发展“两菜一粮”种植面积3665.72亩。
扩面积,推进产业规模化。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该镇在东部平原地连片扩大“两菜一粮”蔬菜面积。通过对比算账,用典型、用数字、用事实激发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该镇还积极筹措资金用于“两菜一粮”种植普及推广、业务培训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动这一种植模式形成规模。
抓质量,推进产业标准化。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收益,该镇聘请山东省农科院、林科院等部门的专家作为技术顾问,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制定了“两菜一粮”绿色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印发到农民群众手中,使群众掌握规程并自觉应用。明确专人负责高效农业示范园管理,对播种育苗、施肥浇水、防病治虫、收获销售等各个环节开展高度统一管理,推进产业标准化生产。
抓龙头,推进产业链条化。该镇在县城、州城、水河、黄花园和二十里铺等商贸流通快的地方建立小型蔬菜交易市场,确保蔬菜年交易量。并在西三村、王台等地建设冷库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同时,壮大蔬菜经纪人队伍,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他们对外积极协调销售价格,搞宣传、拉客户,有力地提高了蔬菜销售的速度与质量。 (王太华 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