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州文明光耀千秋,今朝东平再创辉煌。
  两年多来,我县经济总量从2008年全省第93位跃升到2010年第71位。
  两年多来,总投资400个亿的近300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3亿的八大民生工程全面铺开。
  两年多来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在东平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岁月铭刻着拼搏的艰辛,而这跨越发展的历程,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诸多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科学规划、高点布局,确立超常规的发展思路。“穷则变,变则通。”在坚持用战略化思维谋划发展中,我县顺应趋势,把每一次困难、危机、调整都作为后发崛起的机遇。“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三步跨”的发展目标、“四抓三调五战略”的工作方针,使得我县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特色崛起之路。这条路,妙在超常规、重在抓落实。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发挥优势、打造特色,走错位发展的路子。我县坚持用科学的态度选准突破口,找准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转化老优势、再造新优势,闯出一条县域经济优势突破、特色取胜的路子。依托资源、区位、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旅游业、矿产业、现代物流、先进加工制造业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主导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更加突出。拉开“两区三园一带十一镇”的中等城市框架,着力构建特色新型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安定和谐。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创新体制、完善体制,强力推进工作落实。按照“两定一活”的要求,我县对工业园区、旅游管委、物流园区、矿管委充分授权,激发活力。实行重点工程重点项目“1+1”模式,提升了各级干部的执行力。坚守“两条红线”,有效破解了项目建设资金难题。构建大督查格局,实行纪工委、督查局合署办公,赋责授权,以大督查推进大落实。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锤炼队伍、转变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我县把干部直接推向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打造了一支想干大事、善干难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队伍,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优秀人才队伍。“干部以成事评优劣、企业以贡献论奖惩”评价标准的树立,营造了东平发展人人有责、东平发展人人受益的良好环境。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上下同欲、凝心聚力,形成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拼搏实干、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只争朝夕”的新时期东平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广大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优秀高效的服务环境、蓝天碧水的生态环境、安定有序的法制环境、凝心鼓劲的舆论环境,吸引了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唤起了千万民众同心干、齐心协力促跨越的创业热情。
     带着胜利的豪情回望过去,我们风雨兼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站在新起点上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前景光明。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和衷共济,迎难而上,一定能够实现“十二五”时期“两个跃升、两个基本形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