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蓝天、白云、碧水,以及美丽的村庄,这是千岛湖给世人的最深刻印象。航船、酒店、小岛,以及如织的游客,这是千岛湖给世人的最真实写照。
  如此美好的形象,既有赖于大自然带来的“好底子”,也有赖于淳安县上下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生态补偿 共享共赢
  浙江与安徽两省地域相连,同饮新安江水,保护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浙皖两省的共同责任。为处理好新安江上下游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保护千岛湖优质水资源,推进新安江上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在财政部、环保部关心支持和直接指导协调下,两省于2012年正式启动实施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成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
  在试点过程中,淳安本着“互惠互利、互信合作”的原则,主动加强与上游安徽黄山市、歙县等地区联系沟通,创新开展上下游联合水质监测、联合垃圾打捞、联合环境执法、联合多边交流等活动,实现了流域联动共保。
  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开创了我国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的先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典型的示范意义,为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补偿机制积累了经验,目前该模式已在九洲江、汀江——韩江等全国其他5条流域和多个省份推开,并写入了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三区联动 长治长美
  淳安县2015~2018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胜县,2016~2018连续三年以全省第一名的考核成绩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优秀县,2015~2017连续三年夺得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荣获国家级生态县称号,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成为浙江全域旅游示范县。千岛湖被列为首批五个“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这么多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淳安扎实、严格、创新的环保工作。
  在生态保护方面,淳安实施三区联治,采用城镇、农村和湖区三区联治方式,进行立体治理,确保治水不留盲区。城镇方面,以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等为重点,高标准治污。农村方面,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垃圾分类、厕所革命、面源污染治理、环境整治等重点,建设美丽乡村。湖区方面,主要包括湖区污水收集,所有景点污水通过统一收集上岸处理;游船艇污水统一收集上岸,投资3500万元,完成152艘游船生活污水“上岸工程”,千岛湖游船艇污水零排放工程成为国内内陆湖泊船舶污染防治示范性工程。他们还实施了网箱整治行动,还湖面平静与整洁。
生态环保 亮点纷呈
  多年来,淳安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第一责任,创新驱动,强化措施,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工作亮点纷呈。
  制定出台了千岛湖标准。针对千岛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淳安自加压力,围绕“更高的环境准入、更低的环境排放、更严的环境监管、更优的环境质量”,专门制定了高于国家环境质量规范标准的千岛湖标准。
  实施湖区污水上岸。对湖区所有景区景点污水,通过抽运船统一收集上岸的方式,统一纳入县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全部游船艇生活污水,采用IC卡智能控制,统一收集到污水收集趸船,统一纳入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该工程成为湖泊污染防治示范性工程。
  工业污水、农村治污及运维管理不断完善。投入3亿元,消灭了全部218家社会排污口,实现了“应纳尽纳、分级处置、达标纳管、提标排放”的目标;实施农村治污设施全覆盖,农户纳管率由2013年的30.9%提高到目前的85%,受益率100%;首创乡镇运维工作站模式,按照“一乡一站”标准,在乡镇建立农村治污设施运维工作站,为农村治污设施提供专业服务,全县农村治污设施正常运行率100%;对农户洗衣台板进行专门完善,确保洗涤灰水全部得到纳管和有效处理;按照可腐烂和不可腐烂“两分法”实施农村垃圾分类,根据分类好坏给每个农户计分数,老百姓可到“垃圾分类超市”用积分兑换日用品,有效提高了老百姓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全面实施河长制,得到央视《经济半小时》《中国新闻》等国家媒体的肯定,全县88条河流水质都在Ⅱ类以上。全县设置县、乡(镇)、村三级河长,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县总河长;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将每月25日设为固定巡河日,实行手机APP轨迹巡河;委托第三方对河道开展水质监测,每月对巡河情况和水质情况进行考核、通报。
  “一方面要追究环境保护失职;另一方面要激发全县上下、中外游客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淳安县相关负责人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淳安会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努力成为‘美丽中国’‘诗画浙江’的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