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林艺璇)产业是发展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近年来,接山镇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按照“近抓扶贫解困,远抓项目富民”的理念,坚持“产业发展延伸到村,项目实施辐射到户,利益联结精准到人”的总方针,引项目、培产业,实现52个村产业全覆盖,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而且全力保障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产业多点开花,效益结出硕果。今年以来,该镇稳步推进汉世伟周徐集体农场项目、接山镇制帽基地项目、汉世伟上东集体农场项目、前寨子制帽基地项目、汉世伟周徐博牧农场项目、朝阳庄蔬菜大棚项目、辛庄质信蔬菜项目和夏谢五草鸡养殖项目等众多扶贫项目,形成了多点开花、硕果累累的良好局面。2016年以来,该镇各项目村利用中央、省、市专项扶贫资金入股以上企业,2019年全镇52个村分红共228.73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200多元,强力带动了贫困户稳定脱贫。
  明确分红流程,进行差异分红。规定分红流程。首先由双联四包干部入户摸准收入,务必由贫困户本人签字确认,召开由村两委、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和贫困户代表会议进行审核,并进行公示5天;制定镇分红方案,每个村根据镇分红方案制定本村分红方案;该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逐村审核分红方案,方案确定后各村召开由村两委、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和贫困户代表参加的分红大会,通报村分红方案、分红人员,并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按时将分红的资金打到村农经账户,再由村农经账户转到贫困户一卡通卡内;打款完成后发放分红告知书,并存放到贫困户档案里。实施差异化分红。每个村根据收益资金的多少和贫困户的收入情况,本着“即不降低标准也不提高胃口”的原则分红,将贫困人口分为绿卡、黄卡、红卡,按依次递增的方式进行差异化分红。绿卡是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黄卡是指因年纪大、因学、因病等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红卡是指因大病、大灾、重度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
  遵循三个原则,助力稳定脱贫。该镇严格遵循收益优先用于贫困户原则。对于收益少的村,该镇规定要全部用贫困户;资金多的村原则上百分之三十留于村集体,百分七十用于贫困户分红,但对于收益过高或贫困户少的村,为了避免分红过多造成不公平情况,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分配上限。村集体留存的扶贫收益资金可用作村集体发展基金和贫困群众兜底基金,如用于村级产业发展、公共设施条件改善、贫困人口公益岗位设置、兜底保障支出、新致贫和返贫人员救助、贫困人员以奖代补、以工代赈(如扶贫固定工和积累工工资)、贫困群体危房改造补助、医疗和养老保险代缴、扶贫资产的维护修缮、贫困家庭生产设施保险、其他贫困人口需要使用的方面。村集体在使用留存的扶贫收益资金前,必须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并对资金用途进行5天的公示,公示期满后,经镇农经站审核后统一使用。对于家庭中存在有大病、因学、因灾造成支出大的、重度残疾或劳动力少、人均纯收入低于脱贫标准等情况的家庭可适当进行照顾,确保收入稳定达到4000元以上。该镇还鼓励贫困户提升自身内生动力,实现自主脱贫。对于通过自身努力积极脱贫、各项工作积极配合、庭院整洁、精神面貌好、积极赡养老人等情况的贫困人员可提高一个分红档次或奖励部分资金,对于懒壮汉、存在等靠要思想、不配合工作、哭穷、隐瞒收入、精神状态差和不赡养老人等情况的贫困人口可降一个分红档次或减少分红钱数,具体增加和减少的分红钱数由村根据实际情况经群众代表会议确定。
  截至目前,接山镇将所有扶贫收益资金已经发放到村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