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秀绿满城,宜居小城赛丽江。船红柳绿无穷意,水流潺浮把客迎。“东平变美了!”游览着靓丽的城市,外地人的目光里闪着惊奇。“东平变绿了!”品味着舒心的环境,当地人的语气里透出自豪。
走进县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碧水绕城、青山偎依、绿树成荫,绿地娇翠欲滴、满目葱茏,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花朵争奇斗艳、姹紫嫣红,让人强烈感受到如同置身于一幅秀丽的城市画卷。
据了解,目前县城绿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绿地率33.3%,城市绿化覆盖率38.3%,形成了以游园、广场为点,河岸、道路绿化为线,公园为面,点线面相结合,块状、带状、环状相互交织的城市绿化网络,创造出匠心独具、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的园林空间,为广大群众营造了休闲、健身、游赏等为一体的绿化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县园林、林业部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一手抓绿色提升建设,增绿量、上档次、出品位,一手抓绿化养护管理,规范措施、深化改革、服务民生,不断丰富绿化内涵,着力提升景观效果,探索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营造“春赏百花、夏亲绿茵、秋观色叶、冬看松竹”的宜居城市环境,县城绿化管理逐步规范,绿量稳中有升,特色愈加鲜明,唱响了“园林让城市更多彩”的主旋律。
在创建卫生县城活动中,为进一步加强园林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力度,我县积极借鉴济南、临沂等多个城市先进经验,购置多功能抑尘车,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广大园林职工不怕苦、不怕累,利用夜晚时间实施喷水作业,这样可冲掉长期覆盖在树木等植物上面的灰尘,保叶面气孔畅通,促进植物生长。
近两年,通过行道树喷洒作业,城区经常喷洒与未喷洒的苗木发生了明显变化,叶子更加鲜亮,景色更美丽;植物生长明显加快,园林景观效果更加突出;降低了飞絮纷飞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使杨柳絮等飞絮纷飞现象从源头得到控制;病虫害明显减少,喷洒中使一些虫卵得到清理,极大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城市空气湿度相对得到增加,PM2.5平均浓度为44.9微克/立方米,较同期改善了33.2%,城市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厚植“绿色家底”,增添“生态底色”。没有绿树成荫,城市就没有活力。在绿化方面,我县园林林业部门下足了功夫。
“每隔一段时间走进人民公园,都会有新的发现,一年四季处处是景。每天到公园逛一逛,既锻炼身体,又修身养性,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绿色福利’。”刘女士介绍说。每天早上,家住山水人家小区的刘女士都会到人民公园走一走,公园内绿树成荫,水景如画,已成为许多人散步锻炼的好去处。
无论节假日还是工作日,白佛山景区都吸引着大量市民游客前来游玩。优美的生态环境,树龄悠久的古树,丰富多样的植物,别致的园林景观,移步异景,都是吸引游客前来游览的主要原因。
县城中心的东原湖,风景优美,客流量日益增多。湖畔为打造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景观长廊,园林工作人员首先对原有花木进行梳理,保留了柳树等骨干乔木。之后,通过两年时间栽植碧桃200余株,樱花150余株,打造了一条“桃红柳绿、樱花飘香”的景观长廊。
县城的青峰山悬崖突兀、怪石嶙峋、山谷幽深、树木茂密,摩崖石刻造像栩栩如生,富有神奇色彩,是一处天然的山林地质公园。近几年,林业部门利用春季、雨季造林的大好时节,大搞植树造林,一片片柏树林、火炬树林各具特色。在山顶金秋季节,西南侧的斜坡上有100多亩的火炬树,层林尽染,满坡红遍,宛如一幅以红色为主、色彩丰富、造型各异的毛毯图,令人陶醉。
东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需要良好的生态作支撑。其中,种绿植绿护绿与园林和林业人的日常工作密不可分。种绿植绿,能更好地把县城打造成典型的北方知名的园林县城,绿化工作以苗木补植、重点景观提升,大树复壮为主,加强了日常维护管理,进一步提升植物景观;通过每年的绿化提升,更加突出东平园林的特点,把景点、景观传承下去,体现精致绿色魅力。
如今的县城绿树成荫、草成被、花叶艳,四季皆春,山变绿、水变清、鸟歌唱,迎八方清风,是一座美丽之城、山水之城、绿色之城。 (许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