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戴庙乡以高端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项目,全力打造食用菌产业之乡。
  为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项目,该乡引进了福建古田客商投资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总规划面积4000亩,分三期实施。为确保食用菌产业项目施工质量和进度,该乡实行副乡级包保项目制度,细化责任,严格奖惩,责任人盯靠项目建设一线,积极为食用菌产业发展解决问题。乡党委、政府积极加强食用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同时,该乡还多次组织乡村党员干部赴外地参观学习,增强跨越发展意识,用更高的境界把食用菌产业之乡做大做强。
  该项目科学规划为食用菌精品种植区、优质蔬菜种植区、休闲观光采摘区、出口加工仓储区,其中高效食用菌精品种植区一期工程高标准建设立体式食用菌大棚460个,以陆庄、宋圈两个村为中心向周边村扩展。工厂化温室两栋,标准化育种场6000平方米,建设规模深加工企业1处;食用菌大棚内部全部使用高规格竹竿立体式搭建,建设施工人员全部为福建总部派来专业技术施工人员,棚顶外面采用彩钢瓦、保温板覆盖,大棚建设科学合理,结实耐用,保温采光。现南北两区食用菌大棚已投入使用,预计9月份就可收获头茬双胞菇。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将分阶段实施。
  为切实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公司与菇农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当市场行情高于保护价时,按市场行情进行收购,当市场行情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项目实施后,每个标准化食用菌大棚立体种植面积达50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可收获食用菌30斤,按照今年平均价格每斤4元计算,扣除每平方30元的成本,一茬每个大棚纯收入可至少收入4.5万元,一年可生产两茬。现有460个食用菌大棚年总产可达1380万斤,可解决当地劳动力900多人。食用菌深加工项目现正在积极加紧建设,建设面积13200平方米,投产后年加工量1500万斤以上。村集体成立食用菌种植合作社,为群众搞好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合作社可提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陆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