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唐道军)5月12日,商老庄乡特困群众集中供养中心入住首批7户15名建档立卡特困群众。这标志着该乡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收尾验收的重要配套——兜底工程正式启用。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孤寡老人、残疾失能、半失能等特殊困难群体成为当前脱贫验收亟需攻破的重点瓶颈之一。为此,该乡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直部门的指导下,决定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乡特困群众集中供养中心,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集中供养、兜底脱贫。并专门形成了《关于商老庄乡特困群众集中供养中心建设的相关事宜》《关于扶贫产业收益专款补助特困群众集中供养中心建设运营相关事宜的决定》等多个会议纪要文件,成立以分工扶贫和民政两名副乡级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实施。
  在乡特困群众集中供养中心建设过程中,该乡坚持一流标准,紧锣密鼓建设,从施工到入住,仅用40天的时间。他们本着“只要对脱贫攻坚有利、让特殊贫困群众得实惠,即使现在没有充足的条件、暂时有些困难,也要克服困难建设一流”的原则,利用乡驻地现有沿街商铺,按照“一厅一室一厨一卫、生活统一照料、医疗集中护理”的标准,改造建设集中供养公寓20套40张床位,并设置卫生室、食堂、浴室等基本生活设施。为方便老人上下楼,还专门安装电梯一部,同时,开放乡政府运动操场及健身广场,供特困人员使用,满足他们的健身需求。
  目前,该乡共有贫困群众317户678人。在集中供养入住对象的调查认定中,该乡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界定集中供养对象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特困人员。并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等调查核实。经乡扶贫办认真摸排,其中无生活自理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抚养人的符合入住条件人员共28人。该乡通过采取集中供养的方式,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这些特困人员集中给予特殊关爱照料。
  该乡还积极探索集中供养的市场化新路,将乡特困群众集中供养中心委托给北京万邦和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运营,提供专业服务管理。该公司与入住特困群众签订入住协议,确保入住人员衣食无忧,享受保姆式全天候护理服务。同时,为提供更好更优质服务,乡党委政府整合多方资源,组织教师每天为贫困户孩子辅导学习,成立卫生院门诊部,为患病贫困户进行统一医治。亲情温馨服务,专业精心护理,通过政府撬动整合,加上第三方市场规范化运营管理,供养中心的服务管理质量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编后话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医养结合、专业护理,商老庄乡特困群众集中供养中心的启动运营,不仅改善了供养环境、提高了供养质量,而且率先在全县探索了“集中供养、兜底脱贫”的创新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购买了“放心险”,真正做到一人不落全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