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戴庙乡党委、政府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在巩固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以农业特色产业园区为抓手,着力构筑农业发展新框架,不断开辟农民增收新路子。
      扩规模、提档次,再创传统农业发展新优势。该乡对水产、畜牧传统产业推行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扩大种养规模,提高种养标准,努力提高种养效益。重点实施了金山洼高效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整合移民、水产、水利等涉农资金,改造建设了乌鳢、麻鸭、獭兔、名优特水产品等标准化养殖基地,配套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在麻鸭养殖基地建设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先分散、后规范、再集中,走出了一条麻鸭养殖的成功路子,目前全乡麻鸭棚全部实现了填栏。同时,坚持抓大与扶小并举,全乡新增肉鸡、奶牛、小尾寒羊等规模养殖场1 8处、养殖户312户。
      育龙头、创品牌,打造特色农业发展新亮点。通过政府推动,该乡依托戴庙的环境、土壤和水质、交通条件,规划建设了前张村黑木耳基地,以陆庄、宋圈村为中心建设千亩食用菌基地;以一级湖内的辛庄、新华村为中心建设千亩花卉基地;以后吕、沈楼村为中心建设千亩林果基地;以二级湖内的小赵、谭那里村为中心建设千亩蔬菜基地;辐射黄河滩区7个村建设好瓜菜、山药基地。为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链条长、集约化程度高、便于技术指导的优势,该乡走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园区的路子,通过发展园区带动农业快速发展,让园区切实成为农民增收的高地。该乡还借助龙头拉动的方式,瞄准国内知名县份,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吸引全国食用菌之乡的福建古田客商、全国花卉之乡的江苏沭阳客商、全国蔬菜之乡的潍坊寿光客商落户戴庙。目前,500亩食用菌、300亩林果、200亩花卉已建设完毕,寿光蔬菜100个第五代大棚项目已签定协议。        (陆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