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倩

  近年来,我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精心谋划部署、逐级靠实责任、细化按照“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美观、公共服务健全、产业发展高效、乡村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全面建设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我县地形地貌复杂、农村基础薄弱,美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我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各乡镇签订了美丽乡村三年攻坚行动责任书,确定了各乡镇美丽乡村覆盖率建设目标,确保完成市里下达的美丽乡村覆盖率任务,争取实现2025年美丽乡村全覆盖。同时,按照美丽东平建设的要求,立足各乡镇(街道)实际,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对照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指导各乡镇做好布局规划和村庄分类,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自去年以来,我县共召开5次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带队,各乡镇党委书记、有关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杰参加的现场检查评比活动,采取随机抽查村庄、实名制打分、现场点评、排名通报、表态发言等方式,发挥综合考核的评价作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集中督导与分散督导相结合、综合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等方式,对发现的突出问题挂账督办、限期整改。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设立专题专栏,宣传先进典型,展现实干风采,营造出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各乡镇(街道)也参照县里的做法,建立村庄评比晾晒机制,把考核名次与奖惩挂钩,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每年春季,抢抓天气回暖有利时机,组织镇村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增绿工程”,掀起了植树造林、荒山绿化热潮,有力提升了乡村绿化美化水平。启动了以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为重点,以存量垃圾清理为着力点的“美丽庭院”和“村庄提升”集中行动;并且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学习,听取当地美丽乡村“户户通、街巷改造、绿化美化”等经验介绍,实地考察“美丽庭院”示范户。以“美丽庭院”创建为抓手,加快治脏、治污、治乱和净化、绿化、硬化,促进贫困村村容村貌持续改善。结合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以农村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整治三条精品线路,通过“点”上的重点突破,带动“面”上的整体提升,2019年8月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第三方对我县2017年美丽乡村进行评估验收,其中接山镇朝阳庄村、大羊镇南留屯村、银山镇南堂子村顺利通过验收,入选《2017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单》,成为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代表和示范标杆。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加大产业培植力度,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发挥好产业基础、地域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产业支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发挥好产业基础、地域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产业支撑,全力打好人居环境整治硬仗,扎实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奋力书写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东平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