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方雷
荣光的背后是看不见的汗水,掌声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坚持。
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如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
这是6月29日县交通运输局“庆‘七一’学榜样践使命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参与者的一致感受。全天的活动共分为现场教育、专题活动两个阶段。从东平港老湖作业区到220国道至庞口闸防汛路,到生态隔离带建设卧牛村点,每到一处,从局领导到普通党员,掌声一次次响起来,共有4次掌声在东平湖畔响起。生态立县,交通先行;绿色发展,舍我其谁?掌声的背后是担当,是奉献,是全体党员用“手语”表达的高度赞同,是发自内心的强烈共鸣。
港口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风向标。在东平港老湖作业区,占地近500亩的港区内,通用泊位、锚地及相应配套设施,已经具备运营条件,大家脸上写满惊讶、赞叹。东平港老湖作业区主要建设8个1000吨级通用泊位、锚地及相应配套设施,预测年吞吐量460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477万吨,今年4月份达到试运营条件,计划7月底开始试运营。当湖海通公司项目负责人张盟如数家珍、话音刚一落地,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强就带头鼓掌,随之第一次掌声在东平湖畔响起。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在220国道至庞口闸防汛路,昔日这条狭窄、崎岖不平的道路,如今经过交通人的数月奋战,一条宽阔、高标准的防汛道路呼之欲出。当项目负责人续伟谈到,整个项目任务重、工期紧、物料缺的情况下完成的。指挥部一班人拿出战斗意志和决胜勇气,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把“时间表”变为“计程表”,头拱地、向前冲,确保了全长5.5公里的道路顺利实施。在局长李强的提议下,队伍中喊出了“向建设者致敬”口号,随之第二次掌声在东平湖畔响起。
向着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进,必须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看东平。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总投资3.46亿元,是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县交通运输局重点推进的交通基础项目之一。据了解,沿湖生态隔离带建设(环湖西路)项目路线全长是17.034公里,起点位于(斑鸠店镇)玉斑堤南端,终点位于金山坝北端。作为这一项目的亲历者、负责人,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赵方厚,满怀深情讲述了项目建设的感人情节。当放下话筒时,观摩队伍中响起了第三次掌声。当局领导一起走上水泥稳定砂路面亲身体验,连连赞叹施工质量时,观摩队伍中响起了第四次掌声。殊不知,这里是省委书记刘家义点赞的重点工程;殊不知,这里演绎着东平速度,原定15天的任务10天完成;殊不知,这里将成为居民生活区与东平湖风景区的分界线;殊不知,这里由以前脏乱差,看不到真山真水变为今日青山绿水一览无余;殊不知,这里将构建防汛撤退通道、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促进东平湖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助力库区群众脱贫致富和东平湖整体管理的生态屏障。
一次党日活动,既是一次党性上的历练,又是一次思想灵魂上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上的“补钙”。他们一致认为,把党日活动搬到工程一线,既能感悟建设者“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又能体验“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交通行业精神。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站在新的起点,谋求新作为,“擦亮交通党建品牌,提升交通铁军形象,打造向上向善弘扬正能量交通文化”目标正向我县交通运输人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