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毛明辉

  从东平黄河河务局斑鸠店管理段到辖区荫柳棵控导工程约10公里,由于刚下过雨,路上的积水还未完全散去,吴茂源用了20分钟,这是他自7月1日到管理段蹲点的第三次防汛值班。
  吴茂源是该局人劳科2016年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毕业于济南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他到管理段蹲点锻炼,得益于该局开展的2019年以后新招录公务员到基层锻炼两年和机关35岁以下年轻职工到基层锻炼,与一线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蹲点职工每三个月一周期,自2019年开始此项工作以来已派出三期,吴茂源是第三期蹲点职工之一。
  到达荫柳棵控导工程班,吴茂源边穿救生衣,边与“老黄河”任尚房交接值班事宜。笔者看到任尚房裸露的手臂上布满了蚊虫叮咬留下的红点,被烈日暴晒的手臂与迷彩服遮挡住的白皮肤形成鲜明的反差。
  “以前离管理段所较远,防汛值班只能在黄河岸边临时搭的帆布帐篷里,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条件甚是艰苦;相比以前,现在条件好多了,有固定的防汛工程班,巡堤查险回来可以歇歇脚。”任尚房感慨道。
  防汛工程班发挥了大作用。该局所辖工程点多面广,布局分散,为了做到对突发汛情做到全员出动,能够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置,通过租房、借助黄河浮桥管理房的方式,按照区域划分,在防洪工程上成立了四个工程班,节约了因路途远消耗的折返时间,能够让轮休的职工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整,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
  与任尚房交接完,吴茂源穿戴好巡堤查险的设备,跟着“师傅”卢建军一前一后走出工程班,向荫柳棵控导走去。
  “现在是黄河落水期,越是落水期越要密切关注,这时防洪工程特别容易出险。”在黄河一线工作了近三十年的修防技师卢建军,向吴茂源讲解巡查技巧和抢险方法,把多年积攒的黄河防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帮带,吴茂源谦虚好学,卢建军在教授时也格外用心。
  卢建军在指导年轻职工时特别仔细,细到每一个巡查数据都要反复地核对、上报。为确保工程安全,他带领年轻职工加密了巡查次数,时刻关注了水情、工情和天气情况。
  与吴茂源同批到管理段所蹲点的职工李骐,蹲点的出湖闸管理所姜沟控导工程与有着“大蒜之乡”之称的斑鸠店镇毗邻,个别群众将废弃的大蒜秆直接倾倒在防洪工程上,影响工程面貌,李骐上班第一天,就碰到了群众倾倒大蒜秆的违章现象。
  “大爷,咱这是防洪工程,您倒的这些蒜秆影响工程面貌。”违章群众见是长相青涩的黄河新兵,头也没抬一下,直接来了个下马威,“工程上也没写是谁的啊,你管得真宽。”
  李骐先是一愣,想想从前在办公室干得都是些写新闻、拟文稿的细活儿,与群众打交道还是头一次,好在大学时练就了一副好口才,他利用所学的水行政法律知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上恰巧路过的同事帮腔,违章群众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恢复了工程面貌。
  7月初,该局印发通知,号召全体党员在防汛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我虽然不是党员,但要在行动上与党员看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李骐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所有年轻职工的心声。
  “通过近两年年轻职工到一线蹲点磨炼,极大地缓解了基层人才队伍“老龄化”的问题,让一线工作充满了活力和朝气,这个措施好啊。”李骐蹲点的出湖闸管理所所长郭东纪伸出大拇指。
  “最近工作怎么样?多久没回家了?”东平黄河河务局局长牛永生无论多忙,到每个段所时都会抽出时间与蹲点年轻职工“拉家常”,嘘寒问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眼里满是关爱。
  对于年轻职工而言,每一年的汛期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奋斗节点,每一次的历练都是奉献与担当同在的真实写照。黄河岸边,堤坝之上,他们在自己的“螺丝钉”舞台上绽放着青春光芒,用大大小小的脚印串成了黄河岸边最美的音符,奏响出建设幸福单位的前进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