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骐
8月6日,黑云翻墨,白雨跳珠,随着庞口闸最后一孔闸门于12时40分开启完毕,滚滚而来的汶河洪水自东平湖陈山口、清河门泄洪闸涌入出湖河道,经庞口闸顺利北排入黄。
站在庞口闸交通桥上的东平黄河河务局局长牛永生索性收起手中的雨伞,思索间拍着出湖闸管理所所长郭东纪的肩膀:“一场硬仗又要打响了……”
然而,这场备受社会各界舆论关注战斗的集结号,却早在开闸泄洪的4天前便已吹响在了东平湖畔。
那是一个寻常不过的午后,该局出湖闸管理所的职工们刚刚结束上午的劳作,正欲午休之际,牛永生却突然出现在会议室内。
一张摊开的汶河流域地图吸引住大家的眼球,牛永生的手频繁地指向其中几点:“楼德、北望、大汶口……这几处汶河流域水文站监测出的水情讯息不容乐观,河道流量整体呈现上涨态势,洪水行至戴村坝而后进入东平湖只是时间问题,一定要未雨绸缪,先发制人。”
正值“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时期,每个人都不敢掉以轻心。8月2日下午,在做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后,该局立即派出一支“侦察小分队”,沿着东平湖出湖河道东西导流堤徒步开展河道清查工作。
5.5公里长的出湖河道,存在着部分水产养殖业户。出湖闸管理所副所长乔杰一直擅于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洪水,他总能向周边群众讲明大局,突出利害,在养殖业户将人员和财产提前安全转移的前提下,确保开闸泄洪时不发生任何一起意外事故。
就在劝离相关人员远离河道的同时,该局另一支“技术小分队”也投入到开闸泄洪的准备工作中。通过多年来的实战经历及本年度汛前涵闸启闭试验的成功经验,该局技术人员迅速对陈山口、清河门及庞口闸的各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再次提前熟悉各项涵闸启闭操作流程,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每一孔闸门都能在关键时刻实现精准调度,确保分洪万无一失。
在接下来的3天里,河道清查与设备检修已成常态化工作,每一个出湖闸管理所的职工都在心里默念,当洪水夹带着风雨真正袭来的那一刻,冲锋在前的任务即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8月6日,经过上级科学分析与会商研判,《关于东平湖出湖闸开闸泄洪的通知》正式下发。像似听到了发令枪响,该局立即采取行动,调度闸门开始分洪。
陈山口闸室内,年轻职工孙奕覃熟练地操作着闸门开启装置,入职两年的她俨然成为这方面当仁不让的专家;清河门闸室内,技师杜冰认真盯着每一孔闸门的高度指示器,配合闸下观测人员确定出最合适的闸门开启高度;庞口闸室内,职工张宗勇、李勇、谢振华在开启闸门后及时架设扩音喇叭,向周边村庄居民循环播放警示话语……最终,三闸共40孔闸门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开启完毕,东平湖实时水位成功控制在汛限水位之下。
然而闸门的顺利开启并不代表任务的完全结束,做好开闸泄洪期间的水情分析、工情查勘和安全管理同样是本次任务的重中之重。
当日下午,该局立即启动防御大洪水运行机制,派出分管领导常驻现场,综合水情组、工情险情组、纪律督导组和安全保卫组四个职能组人员悉数到岗到位,奔赴一线投入工作,全力以赴迎战本次汶河洪水。
由于开闸泄洪的场景在周边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不易多见,庞口闸两侧无论白天黑夜总有吸引而来驻足停留的围观群众。安全保卫组人员在庞口闸室内支起床铺,密集开展工程巡逻,加强人员安全管理,对靠近工程范围内的群众坚决劝离。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夜,他们化解多次安全隐患,保障泄洪正常运行。
肩担风雨戍轮台,只为一朝万民安。在这场已然进入决战阶段的东平黄河战场,无数默默无闻的英雄战士,此时此刻仍坚守在防汛一线,他们将勇敢扛起神圣的使命旗帜,战斗到胜利之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