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戴村坝景区建设现场看到,塔吊林立,铲车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景区各条道路基本上已经打通,走在新建的游船码头和木栈道上,欣赏着傍晚时分戴村坝水天交接的自然景色,一股舒适和清新的感觉油然而生。
      戴村坝景区建设工程是以明代水利工程戴村坝为核心的景观工程,包括大汶河、汇河、城市引水口、生态湿地等多个景观资源,其中戴村坝、窦公堤、灰土坝与城市引水口古今水利工程组成了景观的主体。景区内以戴村坝和城市引水口为景观核心,分别建设戴村坝博物馆和引水工程展示馆,形成两大景观节点,并在滨河大道汇河入大清河口处建设雕塑广场,广场上的雕塑为日晷,象征着戴村坝的悠久历史,并且以此为地标。在窦公堤与大汶河北堤之间的区域建设生态湿地公园,通过改造现状沙土地,利用周围河流的渗流水形成湿地,并引汇河的水补充湿地。整个景区依靠"中国第一坝"的品牌优势,以体验、展示戴村坝历史文化为主要游览形势,辅以生态休闲游的职能,让游客观坝、听坝、游坝、知坝,重点体现了古今对话、天人对话、动静对话的设计理念。
      景区内建设车行道路3条,分别为一、二、三号路,一号路自滨河大道汇河入大清河口处至戴村坝北裹头,二号路自戴村坝北裹头至窦公堤北端(位于窦公堤堤顶),三号路自窦公堤北端至滨河大道黄徐庄处,整个车行道路呈"C"字型。大汶河北堤、汇河堤的堤顶路作为步行景观道路与生态湿地周围的木栈道相连,形成景区中央的步行网络,完善景区内的交通系统。在戴村坝北裹头上游处,设置游船码头及亲水平台,用以停靠游船和开展亲水游乐活动。
      工程计划总投资5600万元,由县水利局负责施工建设。工程于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以来,该局组织精干力量盯靠在工地上,他们充分弘扬新时期东平精神和当代水利铁军精神,克服资金难度大、地形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工期紧、任务重等重重困难,24小时轮班作战,促进了工程快速推进。截至目前,车行道路改造工程完工已竣工通车;湿地公园工程正在进行河道疏挖整理;游船码头及亲水平台工程砌垒、景观植物栽种、木栈道施工已经完成;窦公堤上人行步道、北裹头护砌工程石护栏安装、步行平台铺装已经完毕;观坝亭正在进行后期整理;听坝平台正在进行木质构件油漆粉刷;戴村坝博物馆正在加紧建设;引水展示馆正在进行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日晷广场雕塑构件制作安装、基础回填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构件焊接和地面工程施工。预计12月31日主体工程竣工,2011年6月31日工程全部竣工。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品位,丰富我县旅游文化内涵,成为展示我县水工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的绝佳之地,也为游人休闲、娱乐、观光提供了新的好去处。(记者 王庆海  通讯员  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