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旧县乡从“重选拔、重培训、重管理”三方面入手,着力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使其真正成为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领头雁”。
重选拔,筛选“领头雁”。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根据“两推直选”或“两推一选”组织程序,对村班子配备和支部书记、村主任拟任人选情况,逐村严格摸底排队,把住标准、程序和方向,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以“三高四强”为标准,把党员群众公认的农村青年选进村级班子;注重从大学生村官、回乡知识青年、复退军人、科技示范户、务工经商人员等群体中选拨优秀人才充实村“两委”班子。同时,深入实施“递进培养工程”,确保村“两委”班子后继有人。换届后,把得票较高但没有进入村“两委”班子的人员登记造册,逐个排查,把政治素质高、知识层次高、致富能力强的年轻人筛选出来,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人选,为下次村“两委”换届储备人力资源。
重培训,引到“领头雁”。 该乡转变训干部培训机制,从传统整齐划一的培训转到了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个性化、多样化培训上来,成功走上了“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科学化培训之路。他们依据村干部的年龄、文化、经验、本人现有业绩和所在村的村情等方面的差异,尽可能地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尤其在学习方法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除采取以会带训、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之外,还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村支部书记论坛”活动,为村支部书记探讨农村工作经验、促进交流和沟通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在评先树优等方面扩大村干部比例,通过年终考核奖励等途径,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
重管理,激发“领头雁”。他们把村干部的管理创新作为激发其潜力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了内容详尽、职责明晰的目标管理机制。党委与30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分别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和村官创业承诺书,根据任期目标,把年度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严格对村干部进行目标考核,做到“村村有任务、人人有压力、事事有考核”。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实行领导评议和群众评议相结合,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对村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年度目标考核和民主评议,依据目标考核和民主评议结果,对村干部做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的评定,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工资奖惩的重要依据。科学的管理机制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使他们的发展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明显提升。屯村铺村党支部书记史正亮感慨地说:“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只有更努力地工作,才能适应群众对我们的要求,才能在百舸争流的情况下做到不落伍、不落后!” (董光庆 刘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