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梁兆卫 张磊)近年来,东平农商银行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为抓手,聚焦重点领域,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各领域、各环节,持续加大支农支小扶持力度,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六稳”“六保”。
  扩大客户覆盖面。该行依托“四张清单”,多渠道对接“关键人”,加大基础客户和行业客户信息的采集、营销力度,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带动零售贷款“增户拓面”。加强乡镇金融体系建设,累计为辖内助农取款服务点配备农金通520个,乡镇覆盖率及行政村辐射率均达到100%,消除了助农服务“空白村”。积极对接社保局、税务部门,成功争取到社保缴费经办行资格,并与税务局签订《泰安市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缴费代理协议书》,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聚焦代收、付业务,积极开展财政、社保、民政等相关补贴代理工作,累计代理各类代收、付146万笔,共计3.62亿元,拓展农民工工资监管账户8户,发放农民工工资1017笔,共计417万元。
  提升客户满意度。疫情发生以来,该行全力用好各项贷款优惠政策,主动减费让利,通过续贷、调整结息方式等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先后为19家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业务2.2亿元,为17家企业办理延期付息业务7.4亿元,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打造全方位、立体式金融扶贫体系,利用“整村授信”挨家挨户走访,建立贫困户台账,筛选出有劳动能力、有生产经营项目、有致富意愿、有信贷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重点对接,及时跟进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优先给予资金帮扶。截至目前,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3.8亿元,支持130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新产品带来新体验。该行积极与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对接,不断丰富信贷产品体系,助力居民创业就业。与团县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银团合作、助力青春创业”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团委牵头+银行扶持”的模式,鼓励优秀青年复工、创业,共办理“青春消费贷”36户、720万元,办理“青春创业贷”87户2610万元。与县妇联合作推出“鲁担巾帼贷”等产品,解决妇女创业过程中缺少抵质押物和担保人的难题,目前已办理“鲁担巾帼贷”26户680万元,办理“巾帼信用贷”45户910万元。与县人力资源局和就业办合作,针对45岁以下中青年客户,特别是再就业大学生、自主择业退伍军人,推出“乐业担保贷”,目前已发放196户4190万元。此外,针对东平黄河滩区建设、移民搬迁、移民避险“三大工程”,适时推出单户5万元以下的“乐农安居贷”,已累计发放1200万元资助农户搬入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