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接山镇接山村的杨敬东把自己本来打算种小麦的3亩地流转给有机蔬菜承包大户。他算了这么一笔账:一亩地流转出去纯收入900元,去基地打工每年纯收入一万多元,收入比种小麦高,力气也花的少。今秋,像他这样主动把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在接山镇有1000多个,秋季调整面积1万亩,全镇苗木花卉、有机蔬菜和酒葡萄基地面积达到6万亩。
  接山镇是农业大镇,土地资源丰富,为实现农民增收,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他们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以“四园两带”为框架的有机蔬菜种植、苗木花卉、酿酒葡萄基地已初具规模。入秋以来,该镇立足把产业做强、把规模做大、把结构调优,促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他们利用秋季调茬的有利时机,围绕“四园两带”建设,进一步搞好规划,提升发展层次,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在规划上,按照“四园两带”高效农业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体现产业特色,突出规模流转、集中连片、集约开发;在发展模式上,引进规模大、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延展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在推进措施上,为保证秋季调整顺利完成,该镇全方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给村民讲政策、算清账,引导农民主动把土地流转出去。同时,鼓励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多种方式入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闯市场。目前,全镇兴建农业合作社达52家,其中,结合产业特色,新建花卉苗木合作社一家。
  为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力量,该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各管区书记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秋季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秋季结构调整工作的领导与组织协调。实施镇村干部包保责任制,根据指导性计划,把地块落实到人头,层层签订责任状。镇直有关部门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为各村联系客商、承包大户,协调解决占地、水电、务工等方面问题,解除客商和承包大户的后顾之忧,吸引了北京园林景观建设设计院、山东阳光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前来投资。       (颜丙环  郑燕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