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县食管癌/贲门癌早诊早治项目于2011年2月22日正式开始启动,截至目前,已为彭集镇、东平镇两个乡镇40个村2000人进行了免费筛查,这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数据,在我国,食管癌在各类癌症中的发病率排在第6位、死亡率排在第5位,其发病年龄以40-69岁高发,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该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易被人们所忽视,而一旦发现吃饭有噎感时,便已进入中晚期,治疗费用昂贵而且效果不佳,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国际医学界采用的“内镜下碘染色+指示性活检”的筛查方法是实现对食管癌早诊早治的唯一有效方法,通过对目标人群进行筛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癌,通过有效治疗,改变生活习惯,就可以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和治愈早癌。晚期食管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为15-30%,而早期食管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诊早治不仅患者痛苦小、经济花费少,而且患者可以很快恢复健康,与健康人一样工作生活。
为对食管癌/贲门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国家启动了食管癌/贲门癌早诊早治工程,该项目由财政部拨付专款,对全国40-69周岁的农村群众免费进行筛查。该项目自2012年起将纳入国家的医改项目。
县人民医院作为项目的承办单位,院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筛查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专门抽调了内镜、病理、流行病学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普查,配置了专门的车辆,并购置了国内一流的普查设备,严格按照卫生部确定的普查流程对高危人群进行系统的筛查,共发现早癌/重度不典型增生27例、中晚期癌1例、中度不典型增生42例、轻度不典型增生56例。对普查出的病例,人民医院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中12例因病理结果有浸润在该院胸外科进行了手术治疗,8例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早诊早治项目组组长王贵齐教授一行亲临县人民医院进行胃镜下粘膜剥离术。通过积极的普查和治疗,使我县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率达到了96.42%,早期治疗率达到85.19%,项目起到了明显的成效。 (王笃强 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