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沙河站镇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初步形成了以无公害土豆、白菜、西瓜;优质牛蒡、山药;有机芦笋、豆角为主导,大葱、黄瓜、菜花为补充的农产品生产格局。
以产业化经营为基础,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以工业化指导农业产业化发展。该乡先后扶持发展了金豆来生物科技、津东脱水菜、金海面粉、海珍木业、埃菲圣堡葡萄酒业等一大批“农”字号龙头企业,与亚细亚、农源农资建立了产、供销合作关系,畅通了农产品出路。并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有机芦笋、绿色牛蒡、无公害土豆等产业。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参与的市场流通体系。目前,已形成东部8000亩牛蒡、西部2000亩保护地蔬菜、南部5000亩无公害土豆、北部10000亩裸地蔬菜、中部5000亩有机芦笋、豆角、山药、西瓜等四大特色农业种植基地,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个,绿色农产品认证1个,建设农产品贸易批发市场4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
以科技服务为支撑。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扶起来”的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传授实用技术13项,提供咨询服务60多次,受训农民5000多人次。依托镇农业服务中心,通过现场示范等形式,指导农户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设立了农资专用店26处,实行农资专供,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出现高毒高残留农药。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服务队,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生产基地、集贸市场、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农产品安全上市。
以设施建设为保障。坚持全面规划、科学治理的原则,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4万亩,土地整理项目5000亩,农业基础能力建设项目4000亩,新打机井67眼,维修旧井76眼,建机井屋143座,建桥涵750座,铺设PVC管道18.4万米,埋设地下电缆5.6万米,疏挖排水沟11.2万米,建生产路57公里,植树38万株,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树成行、井配套、路相通、沟相联、旱能浇、涝能排”的开发目标,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
目前,该镇蔬菜种植面积达3.8万亩,合理流转土地2.3万亩,有1.5万名农民从事特色瓜菜生产,种植户人均增收6000余元,特色农业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快捷键”。
(关中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