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通过 “1+2+1”的帮扶模式,由乡财政对每村补贴1万元来保障正常运转,村“四职”干部的工资由乡里统筹发放,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工资增长机制,以奖励形式每年补贴基本工资的25%,逐年提高,实现四年翻番,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每村补贴2万元引导村级项目发展,发挥启动资金的“酵母效应”,激发干部群众率先发展的热情,营造人心思上的发展氛围,解决有钱干事的问题;每村补贴1万元对村干部进行奖励,凡是思路清晰、发展快速的村都会得到乡里激励,解决有法干事的问题。
建立“双考核”机制,考核采用干部考核和群众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村干部和包村“第一书记”要进行述职述廉,由全村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评议;同时,乡党委组织成立综合考核小组,出台具体的考核办法,对村干部和包村“第一书记”在基层组织建设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方面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年终进行综合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第一书记”实行“12+1”激励模式,加发一个月的工资,对考核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实行上挂职务制度,发放一定数量的补贴,提高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同时加大惩治力度,对工作不力、进取心不强的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实行党委书记约谈制度,约谈后制定整改方案,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干部坚决撤换,并取消全年“评优树先”资格,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刘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