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楠)近年来,沙河站镇通过发挥党委“龙头”作用,带领各村党支部开展土地委托流转、托管经营,领办土地合作社,建立起了村集体与群众的经济、精神利益共同体,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
  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麦田浇水、施肥等田间管理没有花一分钱,全是村两委干部带着党员义务干的。”冯洼村党支部书记冯兆江骄傲地说。2020年,该镇引导各村领办合作社以来,各村党支部在与群众、种粮大户协商、服务等工作中,增强了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我骑着电动车去地里转了一圈,现在正是小麦的灌浆期,看看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麦苗有没有白粉病。”董堂村党支部领办了200亩的土地,村支部书记唐先雷每天都要去地里转一圈,看看庄稼生长情况。“我们合作社的麦子就是比旁边大户种的长势好。”侯圈村支部书记刘沐民说。各村党支部和党员把领办合作社当做自己家的事情干,干到了群众眼里、干到了群众心里,提升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建立起与群众的物质、精神联系。“我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00亩,群众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进来,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每亩900元作为群众的保底收入,年底进行分红,不足部分由村集体从占股收益中出资补齐。”冯兆江介绍说。为此,该镇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从章程、民主管理、股金管理、财务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规范,指导村党支部依章办社、依章办事,确保村党支部干成事、不出事。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打实的获得感。2021年,该镇65个村带着油、米、面慰问了90岁以上老人;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建起来了,群众有了活动的场所;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等精神文明活动异彩纷呈,建立起了与群众的物质和精神联系。
  该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效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群众的能动性等要素融合在一起,优势叠加互补,形成聚合裂变效应,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村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