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楠)“这块麦田的病情是小麦白粉病,要加施戊唑醇类、氨基酸类药剂;下步小麦灌浆中后期病虫害防治以防病、防虫、防干热风为主,可适当的喷氨基酸肥来预防干热风。”在沙河站镇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一处麦田里,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正在向李村支部书记讲解田间管理知识。该镇地处我县南部,7.3万亩耕地,土质肥沃,生产条件优越,是我县粮食主产区。现在正是保障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时期,该镇邀请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县农业局专家到田间地头实地调研,为小麦的后期管理解答疑惑,为夏粮丰收丰产打牢基础。
  专家们先后来到该镇东李庄村、李村、李圈村、乔村以及中李庄村的麦田。在李村,专家仔细查看了生产路两边的麦子生长情况。由于去年播种时地湿,播种时间晚,麦种量大,以水补肥、以水补密等现象造成田间湿度比较大,造成今年部分地块出现白粉病多发症状。
  在乔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麦地里,专家仔细查看了麦秆、麦穗的生长情况,建议后期在5月20日-23日左右,如果地面过于干的话,对于密度较低的地块,可以适当轻走一遍水,实现后期的丰产稳产;密度高的不建议浇水,适当叶面喷施寡糖、氨基酸类防控剂防止干热风引发的早衰。目前麦子长势良好,预估亩产能达到1300斤以上。
  近年来,该镇高度重视麦田管理工作,多次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查看麦情,给出专业指导和建议。由于去年秋季雨水较多,冬小麦普遍播种较晚,5月以来,阴雨天气较多,小麦容易滋生白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沙河站镇立即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下步,将根据不同地块的长势,从如何防治病虫害、热风病、倒伏等给出具体的建议,增加小麦成穗数,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今年小麦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