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以来,一个特大喜讯在东平大地传播开来,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百年复航梦想将变为现实。目前,投资16.87亿元的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续建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正式启动建设。八里湾船闸建设工程地上附属物清点、征地测量、拆迁补偿等工作相继铺开。随着该工程的付诸实施,与正在建设的京杭运河二通道(浙江杭州段)遥相呼应,届时从东平湖直达杭州湾将指日可待。
一条水上高速:东平湖直达杭州湾
  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北起毗邻黄河的东平湖,南至济宁市南部的南四湖。目前,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泥沙淤积严重,无法通航。现有铁路桥一座,公路桥39座,其中铁路桥和4座公路桥可以满足通航要求,其余35座均不能满足通航要求。东平湖区及本段航道两岸,均无正规码头。东平湖区现有运输船舶均移至济宁以下从事营业性运输。
  按照《山东省内河航道及港口布局规划》,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从南四湖口经梁济运河至邓楼,然后由邓楼入东平湖新湖区,利用柳长河到八里湾入东平湖老湖区。东平湖至济宁段近期按III级航道整治,远期按II级航道整治。通航条件近期以1000吨级船队为主,远期以2000吨级船队为主。概算投资16.87亿元。
  该工程主要建设项目包括长沟、邓楼、八里湾3个船闸;济宁港虎庄港区、梁宝寺港区、梁山港区,泰安港代屯港区、东金山港区、大清河港区6个港区;其中东平境内主要是建设三级主航道23.8公里、三级支流航道40公里、八里湾公路桥和东平湖大堤桥2座桥梁、八里湾二级船闸1座(二级船闸建设标准:长370米、宽37米、门槛水深5米,年单向通行能力2440万吨),泰安港3个港区15个泊位,年吞吐量为600万吨。
  京杭运河通航上升为国家行为。随着江苏徐州至济宁段III级航道的全线贯通、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全面实施,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复航摆到了议事日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国家交通部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山东省内河航道及港口布局规划》算起,到2009年9月该工程获准立项,复航工作经历了10年。之前,土地预审、环境评价、防洪评价、八里湾船闸选址意见书已通过有关部门审查,八里湾(河堤)桥梁初步设计已于2009年5月完成。据了解, 2009年9月1日,东平湖八里湾船闸获准省发改委立项。至此,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复航工程已全部获准立项。京杭运河济宁至东平湖段复航工程已于2010年开工建设,加上京杭运河二通道(浙江杭州段)的开工,从东平湖直达杭州湾指日可待。
  据了解,京杭运河二通道已于2010年2月底开工建设。该工程全长39公里,总投资估算70多亿元。届时,浙江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杭州湾地区将连成一片,1000吨级的船舶可从东平湖直达杭州湾,运力提升40%。
“一纵三横”格局:“丰字型”通道更完善
  在现代物流业中,内河航运呈现运量大、污染小、占地少、投资省、成本低等突出特点,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发展低碳经济要求。专家测算,航运成本只占铁路运输的1/3,高速公路的1/7。其实,一条大运河的运输能力相当于三条高速公路和二条铁路。同样运输一吨货物,汽车的尾气排放量是船的5至10倍,因此,水运是一切运输方式中唯一能优化沿途生态的运输方式。
  当前,千年古运河已经演化为继公路、铁路、航空之后的又一运输选择。它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等水域互相沟通,且可与天津港、黄骅港、连云港、上海港、宁波港等沿海枢纽港相连,形成一个庞大的水上运输体系,在我国内河航运布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它连接渤海经济圈、陇海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沟通煤炭、矿建材料等资源生产地和消耗地,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南北向运输大通道。
  同时,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续建工程竣工后,将使国家“一纵三横”(一纵指京杭运河,三横指长江干线、珠江干线、黑龙江水系)的“丰”字型水运主通道中这一“纵”更加完善。它的复航,将大大改善我省乃至全国的交通运输结构,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立体运输网络。此外,并入这一体系后,我县相当于增加了一条“水上高速”,可以大大弥补当地铁路、公路运力的不足。
一方龙头地带:资源转化经济优势
  近年来,我省提出了将京杭运河建成经济带、文化带、旅游带、风景带目标。经济带是“四带”建设目标的龙头。东平湖沿途矿藏丰富,仅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产就有铁、煤、页岩、白云岩、建筑用砂、木鱼石等17种。根据运量预测,复航后,加上晋豫鲁铁路的开通,这里将成为整个鲁西南地区重要的货运周转集散地,今后这些宝藏可以顺利通过山东经京杭运河源源不断运往长江中下游沿岸,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将南方一些深加工产品进行北运,实现地域间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也从而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运输以及服务业等一系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强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机会。
  此外,按照我省目前对旅游资源类别的初步划定方案,全省5大类41个亚类旅游资源中,除滨海风景外,其它40个亚类的旅游资源,东平都有分布,且许多极为典型。目前,黄河、运河、泰山三大旅游线路,东平都赫然其中。仅东平湖至济宁段运河沿线就有旅游景点100余处,其中东平湖东岸的“齐鲁第一佛”白佛山石窟造像已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西岸的腊山是国家森林公园,湖区是古典名著《水浒》中描写的八百里水泊遗存,是我省水浒之旅线路上的重要景区。特别是86集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在全国热播,则掀起了一股旅游热潮。该工程复航后,上述景点将与下游的南四湖诸多景点串联,使之成为旅游带和文化带。
                (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