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团圆,离别,思念……这些月色承载的美好,小时候亦是不懂的。只知道,月亮圆时有月饼吃。立秋后,日子近了。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八月十五这一天,月饼香甜。
如今,又到中秋,月儿圆圆地高挂在一望无际的空中,静静地泻下清冷柔和的光,小时候贪吃月饼的趣事也渐渐模糊。
高三了,时间好快呀。成年前的最后一个团圆节,之前看到亲朋相聚,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喜欢清静的我有种小小的讨厌。突然想到明年也许就是我一个人在外地过节了,心里反而生发出对这种生活的留恋。
长大了,聚少离多也许就是生活的常态吧。多么怀念儿时的生活,爷爷健在、奶奶健康、父母年轻,全家老少聚在一起,菜肴不多,酒也廉价,月饼更不名贵,但明月属于家人,其乐融融、其情浓浓。
这样的生活不会再有了。月依旧,物是而人非。唯将一杯清酒对皓月,也算是天堂人间共婵娟吧。此时,莫名的失落、惆怅、伤感,像烟雾一样渐渐弥漫了整个心间;牵挂和思念如今夜这缕缕的月光,剪不断、理还乱。
古人对中秋之月也是感触颇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维暗自伤感,只是不愿明说而已。而白居易更是孤寂,要不怎会有“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的感慨?张若虚更是感叹岁月的匆匆和生命的短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我多想把岁月留住啊!这亘古高悬的明月,阅尽了古今多少事,却永远难以排解芸芸苍生蕴积于心头的愁绪。
但生活还要继续,唯有活得幸福,才是对已逝亲人最好的告慰。中秋是最有诗情画意的节日,惆怅也好,欣慰也罢,那孤悬中天的明月,总会圆得让你无可挑剔。皎皎月空,孤月清轮,把尘世间所有都照得清清楚楚,在澄明的意境中,再多的悲喜都会远去。人生风雨浮沉,无论如何变幻,终将淡去。
中秋盼月,因为世上还有孤独;中秋赏月,只因人间尚存真情;中秋颂月,那是心中仍有牵挂。
但愿月光所照,皆是故乡;双脚所踏,皆是生活。只要亲人安康,每天都是团圆节。(东平高级中学高三·二十三班 栗静雯 指导教师 徐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