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建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成长为全省最大的水产膨化饲料企业,山东省第一家专业从事观赏鱼饲料研究与开发的企业,研发出全国独一无二的配方——纯豆粕水产饲料,连续三年排名全省水产饲料行业前3名,自创商标“东平湖”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产品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位于东平湖畔的山东东平湖饲料有限公司用不到7年的时间,完成了企业发展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嬗变,企业进入快速膨胀发展的黄金时期。近日,记者走进这个以生产水产膨化饲料为主以及畜禽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及浓缩料的企业,探寻企业发展的历程,亲身体验企业发展的点点滴滴。
  2003年,在北京嘉源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做业务员多年的公司创始人王庆峰产生了回家创业的梦想,并于当年下半年承包了濒临倒闭的原东平唐龙饲料有限公司,尝试摸索饲料的加工生产和销售。经过一年的打拼,将这个已经奄奄一息的企业带出了低谷,带入了正确的发展轨道。2005年,王庆峰和人合伙在州城城西一块涝洼地上组建了自己的饲料公司——东平湖饲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产饲料的加工和生产。才开始,他们生产的水产饲料是以传统配方和加工工艺为主的颗粒饲料,虽然在他们的精心打造下,产品质量和销售一直不错,但和省内外其它同类产品相比并没有多大的优势。在经营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要想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自己拿手的东西,必须要时刻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才能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他们在对水产饲料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虽然现在市场上饲料公司众多,仅山东省就有1600多家,但是同一性和低端化非常明显,高端产品和差异化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为此,他们把公司公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创新上,.先后与北京嘉源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山东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谋求技术支持和先进科技成果转化。2010年,他们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多次探索实验的基础上,独立研发出全国独一无二的高蛋白饲料配方---纯豆粕水产饲料,产品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消费者的青睐,养殖户使用后效果非常明显,迅速风靡省内外市场。
  在市场调研中他们还发现,随着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的发展,对水产饲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膨化饲料是从颗粒饲料发展而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饲料,经过超微粉碎、高温熟化等制作过程,因为其营养均衡、易于吸收、可浮于水面、保质期长、稳定性强、环保无污染、节约成本等优点引起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关注和使用。目前,许多水产养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大量使用膨化水产饲料,而在我省,膨化饲料的使用率还不到10%,全省只有一家水产膨化饲料生产企业。他们敏锐地意识到,高档水产膨化饲料必将发展成水产养殖的必然趋势。谁先领先一步,谁就占领了市场,抢占了先机。2010年他们果断投资500多万元,新上了一套国际先进的膨化饲料设备,成为我省第二家、鲁西南第一家膨化饲料生产企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膨化饲料市场客户群由本地东平湖沿岸地区扩大到了泰安、聊城、德州、莱芜、济南、临沂以及江苏连云港等地市。王庆峰告诉记者,他们现在的产品无积压、零库存,完全是订单生产,已经达到了最大的生产负荷,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客户需求,他们又适时做出了扩大生产规模的决策,投资1000万元,时产5吨膨化饲料的生产机组于今年在州城工业园区开工兴建。全部达产后,预计年生产能力可达3万余吨,位居山东省膨化饲料生产及销售第一名。
  在加快普通饲料生产和研发的同时,他们还加快了特种水产饲料研发的步伐,各种高档观赏鱼饲料不断面世,目前仅高档观赏鱼粮就有血鹦鹉、花罗汉、锦鲤等十几个品种。膨化饲料产品品种也从单一的鲤鱼草鱼混养鱼饲料,发展到特种水产甲鱼、虾、黄颡、海水鱼、大菱鲆等几十个品种。2011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100万元。山东省淡水养殖研究所宋理平博士在参观考察了该公司后,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研发赞不绝口。他说,没想到东平湖饲料管理这么规范,没想到产能销售这么大,在膨化饲料生产上已经超过了知名品牌“六和饲料”。而对东平湖饲料有限公司来讲,超越“六和饲料”绝不仅仅是他们的梦想。目前该公司已经全部实现了由普通颗粒饲料到膨化饲料的转变,今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亿元;今年下半年,公司省外的第一条膨化饲料生产线将开始建设;5年之内,将在全国各地建立10条以上的膨化饲料生产线,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
  迈向全国,打造全国一流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和知名品牌,东平湖水产饲料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精彩,才刚刚开始。                                              本报记者 王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