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沙河站镇围绕新农村建设找准切入点,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管理,切实加大惩治和预防的力度,收到了较好效果。
  有人形容农村“三资”管理一直是干群关系的“晴雨表”、“导火索”、“炸药包”,管理不好就会出问题,闹乱子。为“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该镇调整成立了农村‘三资’工作监管领导小组,由纪检部门牵头和经管、财政、农技等单位联合制定完善了有关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制度。制度规定,村自有资金、国家下拨财政性资金、资产处置和资源开发变现收入等,均由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代管,资产按时上缴“村集体专户”。 各村取消会计和出纳,改设一名报账员,负责每月向代理服务中心报账。每张入账票据须由经手人签字,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村负责人审批同意签字,再报街道代理中心复核,经镇主管领导审验后方可入账。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出售,必须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方案,方案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招投标事宜必须在代理服务中心的监管下进行。
  该镇还建立健全了监管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党务、政务、村务定期公开制度,积极推行决策听证制度,实行重大事项公开。把小额物资采购、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等纳入公开范畴,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重点。健全完善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和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制度,实行村集体组织“三资”民主管理机制,完了善村集体组织“三资”审计制度和监督渠道。严格执行督查制度,由纪检、组织部门牵头成立检查组,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逐村逐笔进行了清理核查,登记造册,促进了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今年以来,全镇65个行政村的“三资”运行得到有效监管理,审核各种报帐3000余份,监管重大财务事件7件,鉴证重要合同4份,有效遏制了村级财务混乱、集体资产流失等现象,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关中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