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我县工业系统再传喜讯,龙头企业瑞星集团荣获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颁发的第二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奖”和山东省“管理创新十佳企业”荣誉,县政府经济顾问、瑞星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孟广银荣获山东省“十佳经营管理者”荣誉称号。据悉,这是瑞星集团大力实施集团管控模式,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内控体系,增强企业跨越发展的活力所带来的可喜成果。
  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去年以来,瑞星集团按照集团管控模式和企业上市的要求,邀请实战经验丰富的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针对瑞星实际,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集团管控模式,对原有组织架构进行合理调整,实现山东润银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祥瑞药业有限公司两大核心子公司独立运行,建立起了现代化的集团管理模式,实现了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明确了权责,理顺了发展思路,促进了企业更高效、更快速地发展。
  内部管控体系成效显著。瑞星集团按照费用支出整体分布情况,制定了月度预算管理制度。该公司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曾获“山东省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特等奖”,成效显著。每月定期召开行管部室预算会议、经营扩建预算会议和生产系统预算会议,各单位都树立了“没有预算不花钱”的观念,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预算目标,精打细算,严抓细抠,增产量,降消耗,控费用,杜绝了无计划、不透明、乱花钱现象。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公司的中心任务,立足本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了长效机制。瑞星集团已经建立了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从人才规划、招聘、培训、选拔及薪酬、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等各个方面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公司积极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在省内率先实施了企业直选管理干部制度,2011年共有131名员工参与其中,大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走上管理岗位,公司逐渐呈现出60后、70后、80后人才梯队均衡发展的良好势头,增强了持续发展、快速发展的动力。员工培训形成长效机制。公司与国内著名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起了成熟的员工培训制度,新员工岗前培训、营销系统专业技能培训、基层管理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培训卓有成效,对培训的目标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督和考核。公司2011年投资近千万元用于员工培训,开展各项培训22批,培训员工3000余人次,全面提升了员工的职业化素质。
  营造了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瑞星集团对公司的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提炼,形成了具有瑞星特色、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投资150余万元成立了瑞星电视台,利用内部电视、报纸作为舆论宣传阵地,强化了企业文化宣传工作,“诚信、责任、学习、创新、敬业、协作”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不断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新一代瑞星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公司开展一系列的评先树优、文体娱乐、党团工建活动,促进了企业文化的深化,“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百年”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进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
  完善了工资增长机制和福利发放制度。瑞星集团始终坚持让每一位员工都能享受到企业的发展成果,制定了基于数学模型的动态绩效考核体系,公司这一工资管理创新机制曾获得“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随着公司产能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增强,员工的收入逐年递增。并且从生产公司到管理部室,从一般员工到各级管理人员,全部实现了以工作绩效论薪酬待遇,并且向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安全责任大、贡献率高的岗位倾斜。公司积极提高员工生活幸福指数,制定多元化的福利发放制度。2012年起,公司董事长为每位新婚员工送上1000元的结婚礼金,为每位过生日的员工当月发放200元的生日补贴,并组织庆祝活动。生产现场新上装置全部实行DCS集散控制,所有操作岗位均安装了隔离操作室和空调,劳动环境明显优化。每年为在瑞星小区居住的住户提供水、电、暖、气等价值3000多元的福利待遇。孩子上学车接车送,后勤服务一应俱全。企业投资8000多万元的新生活区成功搬迁,供排水、道路、照明、医疗等配套公共设施逐步完善,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催生了企业发展新活力。
                                            (朱庆民 徐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