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羊镇在推进“强村固基”工程的工作中,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结合本镇农村实际,强化主体责任,充分挖掘优势资源,探索出一条党委“输血”、村级组织“造血”、“第一书记”“活血”,三管齐下,协调推进的发展路子。
  强化党委主导责任,加大输血力度,激发发展潜力。在推进“强村固基”工程的过程中,该镇充分发挥党委主导作用,加大输血力度,大力推进强村固基工程。创新党员干部下基层工作机制。结合副乡级领导包管区和机关干部包村工作,除市、县派驻“第一书记”的15个村及县直部门联系的7个村之外,对其余15个村分类排队,选派一批镇直机关党支部书记到各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到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全覆盖。开展农村三资清查集中行动。到村走访入户,实地丈量,明晰“三资”产权,规范承包合同。成立大羊镇农村事务代理中心,实行镇村公章“双向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村级私自签订不法合同的情况出现,形成良好的村集体经济秩序。召开“强村之路”宣讲报告会。建立“强村之路”发展讲坛并形成长效机制,力促在全镇形成学习典型、争先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
  强化村级主体责任,增强造血功能,激发发展活力。该镇进一步明确村级主体地位,致力于增强村级的造血功能。引导村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成立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或村集体直接为群众提供中介、销售和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做好土地复垦项目文章。根据该镇山区村多、石头房多、村内空壳大的实际情况,腾空土地,开展土地复垦,做足土地文章,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引导村级招商引资。按照新出台的招商引资政策,通过招商引资村级可以取得税收留成,同时还可以获得企业占用土地租赁或承包费,甚至还可以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获取效益。强化村支部书记作用。不断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升支部书记发展活力和发展能力。健全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从政治上、经济上对干得好、发展劲头足的村干部给予奖励。
  强化第一书记目标责任,强化活血效能,激发发展动力。 “该镇以开展“双诺五化”活动为抓手,强化第一书记目标责任,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工作动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强村固基”工程中的“活力细胞”作用。建立“第一书记”工作台账。对“第一书记”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登记在册,并规定完成时限,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制定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制定定期座谈会制度。为到村任职“第一书记”提供交流平台,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困难,尽可能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实行“第一书记”与“第一书记助理”捆绑责任制。选派一批优秀干部,为每一个“第一书记”配备一名“第一书记助理”,同时建立“第一书记”与“第一书记助理”的捆绑责任制,镇党委与他们签订“目标责任书”,将集体经济发展任务进行细化、量化,逐步落实到个人。采取科学定诺、组织审诺、公开承诺、实干践诺、定期评诺等形式,细化、实化“第一书记”与“第一书记助理”承诺,强化监督,促进帮扶任务落实。 (王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