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旧县乡通过盘活集体资源,抓招商上项目、发展特色产业等,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收入。
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该乡引导各村创新思路,在特色产业上做增收的文章。屯村铺村种植的小葱远近闻名,在交易季节由村里派人寻找销路,联系收购商前来批量收购,然后每斤小葱向收购商提取1分钱作为村集体收入,仅此一项即可增收2万余元;吉城五村、吉城四村西邻东平湖湿地,常年水草丰富,野生鱼数量较多,前来垂钓的人络绎不绝,村里每人每天适量收取服务费用,每村年可增加集体收入近万元;吉城二村围绕花卉苗木做文章,建设了高标准的交易市场,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以获得近3万元的服务费用。
盘活集体资产促增收。该乡号召各村立足自身实际,摸清村内资源,通过对外承包盘活闲置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吉城四村依托村内闲置地毯厂引进济南天阔纺织品有限公司,既盘活了村内闲置资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促进了群众家门口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双赢”; 陈山口、北吉城等村把水面承包出去,通过发展水产养殖增收;王古店四村通过对上争取,在村内荒地上建小型恒温库存放蔬菜,通过对外承包增收;旧县一村将整理出的土地承包出去,把老村委租让给小加工厂实现增收;大鹅山村采用市场手段,将村集体的18眼机井承包出去,将公共服务市场化,既提高了管理水平,又实现增收2万余元。
发展村级项目促增收。项目建设是村集体增收的关键,旧县乡积极引导各村立足自身优势发展项目,通过村级项目的发展实现村集体大幅增收。屯村铺村引进董老大集团发展旅游,开发东平湖大溶洞,现在道路已经硬化完毕,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以上的收入;吉城四村引进济南鲁商集团,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园,年可实现增收5万元;旧县四村引进秸秆加工项目,成立东浩碳制品有限公司,既促进了环境的改善,又盘活了村内闲置土地,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现在,旧县各村不等不靠,纷纷围绕本村优势上项目,村集体增收的后劲不断加大。 (刘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