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症和关节炎症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
风湿病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以关节炎为主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斯惕尔病又分为幼年型和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等;二是与感染相关的,如风湿热,莱姆病,赖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等;三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血管炎等。(pSS), ( RA)。
该病病因比较复杂,得了风湿病可有以下临床表现:一是多数病人发病前1~5周先有咽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时周身疲乏,食欲减退,烦躁。有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及舞蹈病等症状出现;二是大部分病人有不规则的轻度或中度发热,但亦有呈弛张热或持续低热者。脉率加愉,大量出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三是关节炎,典型的表现是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但不化脓。部分病人几个关节同时发病,手、足小关节或脊柱关节等也可累及。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一个月内发作,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但常反复发作。四是心脏炎症,为临床上最重要的表现,儿童病人中65%~80%有心脏病变。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另外,风湿病还有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等皮肤表现,以及精神异常等。
风湿病迄今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临床医师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由于风湿性疾病是一类侵犯多种组织多系统和内脏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损伤,严重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造成致命性损害。对于风湿病的治疗应以药物为主,辅以理疗、手术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病人应树立信心,主动与医师配合,坚持长期治疗。
预防风湿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如练习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二是要避免风寒湿邪侵袭,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三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活动适度;四是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非常重要。五是要预防和控制感染,研究发现,有些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疾病后而发病的,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得了风湿病,如果治疗及时得当,病人的病情可以几十年保持平稳,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反复发作,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寿命缩短5-10年,而且容易造成关节的残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风湿病应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得了风湿病,应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致残率。
(林霞 崔晓丽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