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施“强村固基”工程,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为民办事能力,在发展农村经济大潮中不让一个村掉队?接山镇围绕破解无土地、无技术、无资金的“三无”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从易被忽视的集体闲置资产入手,通过集体路权合作的方式,发展绿化苗木产业,找到了“三无”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目前,该镇26个经济薄弱村全部采用这种办法,年底,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能够达到3万元以上,实现100%转化提升。
作为接山镇,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国家政策的调整,致使村集体经济来源的渠道不多。多数村干部虽然有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但由于家底薄,对发展集体经济往往缺乏信心。在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为:千难万难,不发展永远没有出路,不研究办法措施只能是难上加难。为此,他们借助正在开展的基层基础年活动,以“强村固基”工程为抓手,开动脑筋,创新机制,探索路权股份合作模式,即将村集体所属的耕地排灌渠内两侧、生产路两侧、街道排水渠两侧、闲置的小荒片、闲置宅基地等路权入股发展产业。接山镇按照全镇规划,重点发展绿化苗木产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三种模式。
“集体+公司(大户)+群众”模式。即“集体路权入股、公司(大户)绿化投入、群众管理分成”。村集体以路权入股,提供土地;公司(大户)以苗木入股,提供幼苗、技术并负责销售;群众以劳务入股,负责浇水、施肥、看护等日常管理。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待苗木出售后,按入股比例分红。如该镇后口头村,2009年与苗木花卉经营大户于某及村内群众签订合作协议,在村内街道两侧栽植黄金柳3000余珠,三方持股比例为3:6:1。今年3月,苗木销售后,村集体分得收益6万元,群众获得收益2万元。该模式适合没有集体积累的“三无”村,公司(大户)收益最多,村集体次之,群众收益较少。
“集体+群众”模式。即“集体路权资金入股、群众管理分成”。村集体提供土地、幼苗、技术并负责出售,群众负责日常管理,销售后双方按比例分红。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