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东平,美在交通;幸福东平,交通先行。县交通运输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打开“四化管理”金钥匙,助推交通运输事业稳步发展。工作尺度的标准化、实施程序的规范化、管理方式的集约化、服务群众的人本化,正是他们练硬功、求突破、谋发展的一幕幕生动场景。
标准化建设:鼠标一点指南再现
  近年来,县交通运输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四化管理”做文章,历时3个月,完成了《东平交通四化管理工作指南》的编订工作。《指南》分机关工作标准体系、机关工作流程、交通行政执法依据、制度汇编、规范性文件5个部分共36万字,下属道路运输管理处、交通运输监察大队等单位,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分别编印了“四化”指南。《指南》为该局各服务门类和不同岗位规定了工作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规范了工作流程。同时把《指南》全部内容输入电子触摸屏,各类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办理时限等内容一目了然,既方便了业户查询,又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规范化建设:借梯上楼渐入佳境
  在推行“四化管理”工作中,该局把物质形态和管理方式的规范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从基层站所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从工程建设管理到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一一诠释规范化建设的丰富内涵。
  在站所建设规范化方面,按照省交通运输厅VI形象识别统一要求,在基层站所规划、设计、建设各个环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从整体上推进。在外观形象上,力求统一、规范、美观、大方;在内部设计上,统一交管所、客运站内部工作场所的公开栏、指示标识、宣传栏、站牌等,并对交通执法车辆全部统一了识别标识,对办公室桌椅、桌牌、上墙图版以及办公物品摆放等统一了标准要求,全系统上下逐步形成了“视觉形象统一化,管理行为规范化,管理手段科学化,业务流程简明化,管理理念人本化”的良好局面。
  为提升执法规范水平,该局从立案、调查取证、证据保全措施、案件信息、案件执行等环节上规范,实现执法全过程控制。与此同时,转变传统执法模式,完善办案机制,由原来简单的询问笔录到案件的定性,逐步向先制作现场笔录、举报记录、询问笔录、立案等办案环节转变,规范执法程序和流程。此外,通过执法文书评比、执法考核、案卷交流评比和换位思考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办案技能。
集约化建设:提速增效凸现威力
  水路陆路得“双赢”。目前,全县现有客运班车、旅游船舶、黄河浮桥全部纳入公司化管理。在此基础上,他们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良好的运营机制、安全机制和服务体系,做到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高。
  五所驾校回“娘家”。以前,现有5所驾校各自为战抢生源,收费标准不统一等,一时直接影响了学员培训质量和驾校的声誉。统一进驻服务大厅后,各驾驶员培训学校根据各自的资格条件、培训规模、培训计划公开挂牌招生,学员自主择优选校,实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进驻时间,统一办公设施,统一收费标准和教材,统一办事流程,统一管理指导,统一形象宣传。
人本化建设 :以人为本铸和谐
  健康“晴雨”一表掌握。为掌握每位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该局每年集中一次为职工进行健康查体。在此基础上,根据体检结果和医生建议内容为每名职工建立“健康档案”,真正把关爱送到职工的心坎上。同时,他们参考职工的健康档案,关注重点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状态,确保交通运输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招手即停一通百通。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他们不断增强农村客运服务能力,发展客运车辆235辆,延伸客运线路60条,客运线路覆盖率达到100%,全县建制村实现了村村通客车。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成效,针对农村客运现状,更新发车方式,变定时发车为滚动式发车,每车日均增发3辆次,使群众乘车难问题迎刃而解。   (方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