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文化站点建起来、文化大院热起来、农家书屋火起来、农村舞台搭起来……今年以来,彭集街道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文明,全面加强环境整治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乡村文明行动的深入进行。
  在乡村文明行动中,该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文化、乡建、广播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明确了主抓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的领导和具体工作部门,确保了活动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同时,街道注重环境建设由城区向村级延伸,以星级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环境整治。他们制定了“幸福乡村”建设星级创建标准,对全街道各行政村实行“十星”评定管理和星级标准动态管理,采取“月报表季考评”的考核方式,对晋升星级村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一管理,此举有效调动了各村抓好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了提升乡村文明行动的质量和效果,他们积极开展地缘相近、抱团共建的“区域文化共建”活动,选择陈流泽、尚流泽、后亭、安村、前郑海、龙崮等村建立后亭文化片区,形成相对成熟、特色明显的文化圈,实现阵地互用、活动联办、资源共享的共建格局,逐步达到产业共建、教育共建、村风共建、实事共建、和谐共建、社区共建,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他们还计划在今秋举办 “金秋十月农歌会”等大型文化活动,辐射带动区域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目前,彭集街道已建成高标准文化大院20多处,文化广场4处, 农家书屋49个,培树了文化创建示范村15个。后围、陈流泽、前郑海、后亭等几个村均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均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文化广场。今年以来,彭集街道的龙崮、尚流泽、后代村、陈圈、柳营等村已经或正筹备建设文化广场和文化一条街,一个乡村文化建设热潮正在彭集蓬勃兴起。
              (赵东海 张良 袁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