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他认真承担着的自己社会责任;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又时刻履行自己的义务。第八届东平县政协委员、泰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广东,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政协委员的神圣使命,引领群众从贫困走向富裕。
义无反顾 致富反哺家乡
  经过多年在外打拼,宋广东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是自己做一个有钱人,还是回家乡带动群众致富?他毅然地选择了后者。回到家乡戴庙镇宋圈村后,他仔细分析研究后发现,本村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污染,非常适宜于发展立体高效、省地节源的食用菌栽培,并且所需的秸秆、牛粪等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供应充足。为此,他多次组织当地农户到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实地学习考察,认真分析市场需求,慎重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了“实施土地流转,实现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得到充分肯定。他抢抓机遇,与福建莆田客商合作,开启了与村民共同致富的征程。
搞好服务 做大做强产业
  在镇党委、政府和宋圈、陆庄村两委帮助下,宋广东于2011年4月成立了泰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泰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免费为群众提供菇棚,建起了食用菌种植基地,分南区、北区建设,2011年总投资2196万元,在宋圈、陆庄发展食用菌种植大棚500个,总种植面积25万平方米。在产业运作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产加销一条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高效益发展。开展了“六统一”服务承诺,即统一负责棚体建设,群众免费使用;统一联系干牛粪、稻草等,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统一育种,投资建立菌种厂,自己培育菌种,成本价销售给农户;统一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统一技术指导,从福建高薪聘请技术员,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进行技术指导,解决农民技术难题;统一收购加工销售,投资12万元建立了恒温库,实行保护价收购,解除了农民后顾之忧。2011年底两区双孢菇产量达105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750多万元,南北两区合作社受益15万元,全年棚均实现纯收入3万元,库区移民闲散劳动力收入316万元,南、北两区可为1200多人提供劳动岗位。今年,投资1200万元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正在紧张地施工中,食用菌工厂建成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32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并安排移民库区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
延长产业链 拓宽增收渠道。
  宋广东清楚地认识到,食用菌种植要得到规模发展,必须要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增收渠道。他计划今年新流转土地68亩,建设封闭式工厂化栽培厂房,实现食用菌全年稳定供应;建立深加工工厂,开发菇类罐头、面条、脱水烘干精装等特色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原有基础上,预流转土地500亩,用于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食用菌采收后,菌种原料可作为绿色有机肥还田,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提高土地产能,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履职 探索改善民生实事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宋广东积极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和义务。今年以来,他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案2件,为村级经济发展建言;为党委政府提供意见建议10余条,得到充分认可。同时,他主动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捐款献爱心。在今年县政协组织开展的以“办一件改善民生的实事、提一条促进跨越发展的建议、反映一条社情民意的信息、进行一次党委责任述职、开展一次经验交流”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中,他积极探索为民办事新路子,为敬老院捐款1万元,体现了一名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情怀。                (颜丙金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