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6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德健到梯门镇、老湖镇调研省、市、县“第一书记”的工作、生活情况,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向 “第一书记”们驻村以来付出的辛劳和取得的成绩表示感谢。
赵德健十分关心省、市、县选派“第一书记”入村以来工作和生活情况。他首先到梯门镇花店村、双塔村、北陈庄村,分别与“第一书记”亲切座谈。赵德健指出,省、市、县选派的“第一书记”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并立足村情实际,依托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在壮大村级收入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在花店村,当听说“第一书记”正在搜集村子的历史资料时,赵德健非常高兴,他指出,花店村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水浒传》中曾多次提到,一定要大造声势,扩大影响力,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做文章、下功夫。花店村要依托养殖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养殖业,走规模化、专业化的路子。要探索建立农业经济合作社运营模式,逐步引导农业生产向生产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双塔村要精心谋划产业规模扩大的问题,要以农业为主,因地制宜做好土地文章,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调整农业结构,在传统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提档升级。要借助"第一书记"的资源优势,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管理,狠抓农产品品牌创建,着力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规模化经营当作大事来抓,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平台,把分散经营的农户通过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平台有机组织起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要创新边角经济增收模式,破解村级经济发展难题。北陈庄村要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实行项目化运作,大力发展中药材基地,实行规模养殖,改变传统种养模式,多渠道、多环节增加村集体收入,为改善民生、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夯实物质基础。
随后,赵德健来到老湖镇前茶棚村,当听说村两委通过移民项目购置农机,为村民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时,非常高兴。他指出,随着村级收入的逐步提高,要围绕幸福乡村建设,以“幸福乡村”工程为载体,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措施,搞好村内街道两旁的绿化、亮化。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赵德健十分关心沿湖乡村特色旅游发展、村级班子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情况。在前埠子村、朱桥村,他与村两委成员就提高村级经济收入和湿地旅游开发进行了交流探讨。他指出,乡村特色旅游就是以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以及环境优美的农村田园生态环境为凭借和吸引物,将农村生态和农事风情、旅游与休闲相结合, 充分展现乡土特色、民俗风情,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赵德健要求,发展乡村旅游,首先必须把基层组织建设好,才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在规划上要突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房风貌改造等政策,利用闲散院落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家庭宾馆,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体现农村特有文化符号。要有组织地规划和发展农家乐,走集群化、集约化道路,并探索思考延长产业链,把乡村旅游做成沿湖移民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
调研途中,赵德健强调,“第一书记”工作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办实事,根据群众需求,帮助任职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落后面貌,让党员群众感受到发展变化,融洽村两委和群众的感情。第二阶段是理思路,充分发挥层次高、视野宽的优势,帮助任职村立足实际,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积极对上对外争取,用足用活各类扶持政策,促进村集体增收,推动村级长远发展。第三阶段是抓班子、带队伍,把建强村级班子作为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帮助村干部解放思想,选准重点,干事创业,努力把广大干部的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凝聚到改善民生上,增强村两委成员的核心力和凝聚力。
(赵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