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十年沧桑,十年巨变。自2002年建立以来,县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后获得“山东首批最佳投资园区”、“中国最具影响力园区”等荣誉称号。一项项成就的背后,凝聚着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正确决策,凝聚着县工业园区人的心血和汗水,也凝聚着全县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如今,县工业园区正承载着全县人民的希望,逐步发展成为引领全县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和加速器。近期,记者深入县工业园区进行了深入采访,撰写了系列报道。自本期起,特予以刊发,敬请关注。
十年前,这里是一片宁静的庄稼地,十年后,这里机器轰鸣、厂房林立;
十年前,这里鸡犬之声相闻,一幅朴素的乡村画卷,十年后,这里车水马龙,呈现出浓浓现代化的发展气息。
山东省首批最佳投资园区,中国最具影响力园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山东省新型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一个个荣誉背后辉映着园区走过的艰辛历程,一项项成就背后折射出园区发展的坚实足迹。
十年沧桑,十年巨变,十年蹉跎,十年砺剑。近日,记者走进县工业园区,回顾园区十年发展之路,触摸园区发展的脉搏,感受园区发展的强劲心跳。
从小到大,建成区面积呈几何级增长
时间回溯到2002年5月,为了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打造东平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当时的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东平县民营工业园(县工业园区的前身)。经过紧锣密鼓地筹备,园区于2002年10月开始动工兴建。首批入驻的东顺、金马等6家企业全部为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当时这些企业总占地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经历了2005年到2008年的外商投资热潮,经历了2008年开始的本土企业的迅速膨胀,经历了2009年以来的新型产业的快速崛起;10年来,园区建成区面积呈几何式增长,园区面积由兴建当初的不足一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6平方公里,园区道路由原来的只有一条不长的主干道,发展到现在的3纵9横40多公里,园区入驻企业由原来屈指可数的6家发展到现在的135家。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园区项目建设投资总额达到650亿元,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