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0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平来我县调研强村固基工程实施情况。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德健陪同活动。
陈平十分关注我县通过创新“边角经济”增收模式,破解薄弱村、空壳村发展难题的做法。他来到接山镇后口头村,听取有关情况汇报。他说,东平县引导村级从路坎壕边、闲置荒片、屋前屋后、边边角角的闲散地入手,通过市场化运营,将易被忽视的资产、资源盘活用好,走出了一条“边角经济”强村之路,一系列做法非常值得推广。陈平指出,要想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就要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拉长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品牌,扩大增值空间,为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开辟更多渠道。陈平在与驻村“第一书记”交谈时指出,要扎实做好群众工作,不断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把为民办的实事抓实抓好,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彭集街道安村是陈平强村固基联系点。当得知村委会主任孙庆元带领群众创新发展思路,立足土地做文章,挖掘潜力促发展,闯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新路子时,陈平高度评价他说,一个人改变了一个村。他希望安村立足实际,做活土地文章,大力发展安村特色粉皮等优势产业,实现村级科学持续发展,建设富民强村的样板村。
陈平指出,全面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到发展方向,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多了解群众致富需求,多了解农村人才的发展方向。要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结合基层组织建设,把更多经济能人、致富带头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充实到党组织当中来,着力增强引领科学发展能力,提升党的领导水平。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题中之要,壮大发展实力,增强服务能力,提升干部威信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赵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