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走进沙河站镇前河涯高效农业示范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喷头璇舞、水雾弥漫,果实累累、作物葱郁,让人们在盛夏的阳光下倍感凉风习习,空气清新无比。这是该镇实施“小农水”工程所营造出的农民增收“亮丽风景”。
  近年来,沙河站镇立足本地实际,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认真实施“小农水”建设工程15000亩,节地300亩,年节电27万度,年节水45万方,惠及农民1.3万人。
  该镇按照“节水、节地、节能,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高性能运作,投资1125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新打、维修机井155眼,铺设PVC管道92千米,建设桥涵246座,疏挖排水沟12.54千米,铺设地下电缆52千米。维修道路9千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6,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预计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000吨,年新增产值1000余万元,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769元,基本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节约用水、人水和谐的开发目标。
  各行政村纷纷围绕“小农水”建设工程,调结构、上项目、种瓜菜、增收入,目前,前河涯村已实施高效农业示范园1000亩,平均亩产值1.3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近万元。韩圈村种植有机蔬菜800亩,平均亩产值1万元,农民人均增收8000元。乔村、三官庙办事处种植瓜菜8000亩,“小农水”项目区平均亩产值翻两番。
                                 (关中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