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东平湖抗洪前线,在县交通运输局,时时处处看到昔日军中好汉的身影,而今在保安全、保畅通、树品牌、树形象主题的指引下,他们永葆本色,续写着新的篇章。
谢广立:风霜雪雨搏激流
  21年的军旅生涯,18年与土木工程打交道;没有经过大学科班深造,凭借实力当上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创造这一奇迹的人就是谢广立。
  1982年10月,他来到福建莆田武警8710部队服役。1985年10月,他由工兵一连文书调到所在师后勤部营房科,开始了自学土木工程的历史。2003年12月,已经是五级士官的他转业回乡。2005年2月,他创造了我县转业退伍军人安置考核5项之最:年纪最大的考生、军龄最长、档案成绩最高、文化考核成绩最高、综合成绩最高。
  2007年7月,他由银山交通分局调到县交通运输局行政科,从事基建工作。几年来,他先后担纲了大清河旅游码头、综合性能检测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大清河旅游码头建设中,担任总工的他,昼夜坚守在工地上,过度的劳累使他突发急性胆囊炎,但他到医院匆匆输液后,又立即返回了工地。
李明华:明明白白我的心
  无独有偶。李明华也是由一名工程兵成长起来的。1987年11月,他参军来到驻豫“铁军”工兵团。新兵连结束时,他幸运地当上了团长袁长金的公务员。1990年12月,他被选送到济南军区工程兵机械修理所学习。学习时间结束后,他又留下来当上了一年教练班长。他先后为济南军区培养了50名业务骨干。在部队期间,他两次荣立三等功,4次参加全团技术专业比武,次次夺魁。
  2001年,他由旧县交管所调回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一直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每年除夕、春节实行24小时供暖时,他全程守在家属院,近在咫尺不能与家人团聚。进入供暖季节后,他几乎很少睡个囫囵觉,有时做个美梦都与供暖话题有关,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马宝云:舞文弄墨乐无穷
  马宝云是2008年4月加入我县交通运输队伍的。在部队,他先后担任新兵班长、军械员兼文书、司务长。当司务长时,曾连续两次夺得河北定州武警8645部队专业比武第一名。8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5次被所在团评为优秀士官。2006年12月退伍后,他没有被择业难的现状所吓倒,而是刻苦学习,展示自我。2008年4月,在全县转业退伍军人综合考核中一鸣惊人,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交通运输局,成为一名交通执法人员。
  为发挥他的文字写作特长,2010年1月,他由沙河站交管所调入县交通运输局秘书科工作。实用文体写作,字里行间留下了他的辛勤汗水。上报各类重点工程数据,反复核对,寄托的不仅是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忠诚,而且是他对人生态度的诠释。2011年,他被县政府办公室表彰为全县政府系统优秀信息员。荣誉的取得是对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他对“实干创新、敬业奉献、积极作为、创先争优”新时期东平交通精神的孜孜追求。    (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