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年轻人,有的在找工作,四处碰壁;有的在啃老,不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有的在彷徨,不知自己路在何方。而23岁的董昊已经是一家工业用布加工厂的老板,有两年的创业经验,从刚毕业的学生成长为老练的生意人,而这都源自于他对自己创业理想的坚持,并最终梦想成真。
怀揣梦想 毅然返乡创业
董昊学成回家,他父亲盘算着让儿子进入自已的公司,他坚定地跟父亲说:“我不能在您创的家业上吃老本,我要另辟道路,自己创业”。
2010年,董昊多方筹措资金,租赁了一家老乡镇企业厂房,满怀激情地开始创业。从装饰厂房、购进设备、聘请技术人员到设计产品花样、联系销路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董昊工业用布加工厂成立了。该项目投资300万元,占地10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拥有上海织机24台,集整经、打纬、织布为一体,生产四个类型的工业用布,产品销往河南九龙、时风集团、新东岳、同兴等十几家轮胎生产企业。年产工业用布80万米,销售收入400万元,利税5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4个。
精细管理 诚信打造新天地
工业用布加工厂开业以来,业绩不继攀升,企业越做越大,董昊的经营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他潜心学习、研究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多次到大企业参观考察,借鉴先进经验,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引领企业的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四化管理”,即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化、技术操作科学化、员工管理人性化、市场营销诚信化。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以诚信作为企业闯天下的品牌。
回报乡里,满腔热情为民
董昊始终认为,做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创业心,更要有为民志。自己成功了,更应回报社会,去帮助那些困难的人。企业招工时,他把村里最困难、下岗在家待业的人招进厂里,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今年4月份,他听说本村有一名高中生因母亲生病,家里没钱供他上学面临辍学,董昊来到这个学生家中,把学费亲手交到他手中,并在以后经常资助他,使他能安心读书。
(颜丙环 郑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