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州城街道作为市级文明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从实际出发,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争先进位、跨越发展,居民素质大大提高,文化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开创了文明建设的新格局。先后被评为市级史志工作、依法治市、敬老院建设、奶业富民、基层劳动保障、经济工作先进乡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省级卫生镇、省级示范敬老院管理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加强组织领导。州城街道在文明创建工作上积极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的领导小组,主持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和部门工作推进会等多种会议,切实做到真抓实干,给干部群众做表率。街道还在在财政状况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加大文明建设的投入,确保了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倡树文明生活。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塑诚信风尚,实行文明招商。倡树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开展文明诚信户、文明诚信村镇、文明集市等创建活动,倡导低碳生活。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强化责任、提升效能”为主题,坚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权力运行的关键部门、关键环节作为深化政务公开的重点,倡树“在位知责、失职知耻”的良好风尚。
  打造优美环境。科学规划村镇建设蓝图,突出“古城、商城、水城”特色,重点抓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和硬化工程,加强文明生态建设。建起标准的农家书屋,建设村民广场、文化大院。规划建设城东商贸区、状元花苑、古州花园、小东门商住楼、署东花园和州城商业广场。不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分局,依法进行环境综合整治,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
  引领文明发展。把东平古城和社区建设作为旅游产业和"双创"工作的重点,增强十里宋街和万里旧居的旅游经济拉动力,引导村民向城区集中,壮大城镇建设规模。抓好农业结构调整,逐步扩大“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工业化发展格局,坚持点面结合,形成文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州城街道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大力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培植一批市县级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积极创建省级文明村镇,为建设经济文化强街道,打造富裕生态和谐州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