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中大道、滨河大道、滨湖大道、105国道彭集段拓宽改造,220国道大修改造,2010年,我县的道路交通建设犹如一幅流动的水墨山水,在东原大地上轻灵飘逸。杨柳依依,莲荷争艳,车行在贯中大道上犹如在绝妙的画廊中穿梭;苇荡蒲香,碧波粼粼,走在滨湖大道上好似在仙境中通行。无论是山路蜿蜒的北部山区,还是到地势平坦的南部平原,抑或在烟波浩渺的东平湖畔,目之所及的是油路条条相通,村村相连。东平的道路变了,变美了、变宽了、变长了、变靓了。这是人们对东平道路的最直接的观感。
  条条大道领跑数字交通
  截至目前,全县通车总里程24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79公里。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主框架、县乡公路为依托、村村通公路为脉络、航道互为补充、城乡一体、干支相连、水陆并进的交通网络。东平湖120艘旅游船舶和黄河8座浮桥全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形成了覆盖大清河、东平湖、黄河等水系的立体水上安全监管格局。
  这一组闪烁、跳动的数字,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记录了我县交通发展的足迹。
  我县山区、丘陵、湖泊大约各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在发展交通方面并不具备先天优势。为把交通瓶颈变为经济引擎,打造以旅游业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双线串珠”的旅游发展战略,环湖陆路和环湖水路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相继拉开帷幕。
  贯中大道经过建设者的奋战已全部竣工通车,像一条彩带把县城、东平湖和西区紧密相连,成为东平旅游发展的黄金之路和展示东平形象的景观之路;
  全长17.3公里的滨河大道,目前水泥稳定砂基层铺筑已全部完成,水泥路面铺筑完成12.1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200余万元;
  滨湖大道目前除部分桥涵外,沥青混凝土铺筑已全部完成,累计完成投资3800余万元;
  疏浚航道150公里,维修和恢复航标设置321个,设置了9条旅游航道线,水上东平游的魅力初展;
  东平湖水上施救中心作为全县2010年13件实事之一,先后完成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施救船舶、巡逻艇等部分施救设备,同时对施救船舶及时进行了升级,配备了先进的远望设备、水深探测仪、GPS定位设备、现场取证设备等,现已能初步开展施救工作,累计完成投资960余万元;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