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大福源服饰广场和联民服装商场将服装经营的散户进行统一管理,集中经营,既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经营档次,又扩大了规模和实力,既方便群众又实现税收。以诚业服饰为龙头的“亩双30”企业群,实现年税收近千万元。充分发挥百货大楼、华联超市的带头作用,规范商贸商场的经营运作,繁荣州城的商贸流通业。
发挥基础优势,引进农业项目,发展农业经济
州城农业基础设施优良,基层组织建设扎实,群众思想觉悟高,为农业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优势。州城街道已成功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五千亩增量项目、小农水重要县及涝洼地改造等项目。目前,共引进农业项目5家,引资额过亿元。
街道结合强村固基工程的开展,有21个村居结合各村实际,入库68个项目,其中土地复垦6个,水利建设 11个,村公益事业51个,资金累计2556万元。其中刘桃园村引进田园丰高效农业示范项目,一次性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通过推广徐庄、文庙等村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从“扩大面积,提升档次,拉长链条,丰富品种”四个方面着手,加快徐庄、文庙、柳林芹菜、田苑丰生态园等4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步伐。今年以来新增流转土地1000余亩,土豆、胡萝卜、山药、有机芹菜、杭椒等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至10000余亩,发展大棚300多个,农民在得到土地承包费用的同时,又成为打工者,实现了双收入。清河生态现代农业观光园也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发挥文化优势,引进文化项目,发展文化旅游经济
州城作为千年古城,宋城文化、状元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汇于一城,十里宋街的修建再现了古城的风貌。州城街道为发挥文化优势,引进了文化旅游项目。目前,共引进文化旅游项目3家,综合旅游收入达1500万元。
作为省级旅游强乡镇和省级文明乡镇,在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恢复民俗表演,打响了宋城品牌。加大对城镇绿化、美化、净化的投入,提升了形象,提高了服务水平。积极实施宋街招商引资工作,汇聚了人气,激活了商气。延长“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以挖掘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为前提,大力发展渔家乐,打响“游在影视城,吃住在州城”的招牌。积极挖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目前,工委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已迎游客26000余人次,成为全县红色旅游的品牌景点。今年新增星级农家乐2家、星级旅游饭店1家,总投资1800万元的清泉生态园将于8月底前试营业。以生产、租赁道具为主业务的聚艺影视公司是目前省内最大的戏剧道具提供商,目前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影视艺术学院已经完成前期动作,学院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文化旅游的品味,并对州城旅游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