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戴庙镇坚定不移抓招商、抓项目、抓发展、惠民生,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该镇财税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收入、招商引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38%、40%、36%。
  该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招商项目项目10个,已落地的项目4个,小微型企业9家,其中泰安格瑞恩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70亩,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主要生产瓦楞包装纸,年生产瓦楞纸可达80万吨,利税可达2000万元,可安置剩余劳动力200人,是江北唯一生产瓦楞纸的企业。雪龙服装扩规项目由青岛客商投资,增上国内外先进生产线一条,可安排岗位60个。腾飞纺织技改扩规项目淘汰原有落后设备,更新为国内最先进的电脑控制粗纱机,比原来节能12%,产出比原来增加18%。鸿雁纺织二期扩规项目新上粗纱机4台、细纱机16台,通过技改扩规,工业运行效益明显提高,工业支撑能力大大增强。晓龙肥业总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主要从事加工生产各类有机肥、生物农药,年加工有机肥、生物农药6000吨,利税450万元,可解决当地劳动力100余人。另外一批小微型项目崭露头角,如全宇家具城、卓越制衣、郭那里石子厂等。已签约项目3个,分别是东平华辰电影广场项目、和康源种蛋鸭孵化项目、工厂化食用菌项目。在谈项目2个,分别是济南客商投资的木器加工;济宁客商投资的煤用锚杆制造项目。
  围绕农业增收、农业增效,该镇强力推进农业基地建设,做大畜牧、水产等传统产业,做优苗木花卉、食用菌、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和谐园林苗木花卉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集中在沈楼、司里、陆庄、张垓四个村,流转土地4000亩,栽植银杏、西府海棠、樱花、紫荆、红叶李等29个品种。食用菌基地建设,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工作思路,发展立体种植大棚500个,种植总面积25万平方米,食用菌加工厂已初具规模,年产100万瓶的菌种生产车间已正式运营。今年春季食用菌产量达1000吨,预计全年每棚可实现纯收入3万元。前张黑木耳种植基地,现已完成投资2600万,流转土地300亩,已经建设完成育种室、接种室、实验室,已完成水、电、路三通等配套设施。蓝天奶牛养殖项目。该项目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设厂房6栋、挤奶大厅1栋。滩区瓜菜生产基地,以王常、范庄、西辛为中心滩区村队,发展无公害河滩西瓜3000多亩,新增生态蔬菜面积2200亩。瞄准规模扩张和标准提升,抓好麻鸭养殖、生猪养殖、奶牛养殖、肉鸡养殖、肉羊养殖、獭兔养殖、瓜菜种植等支撑产业。
  加强城镇化进程,打造生态宜居新戴庙。今年上半年投资对镇驻地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对220国道孟垓段两侧栽植了各类绿化苗木和花卉,建立了专门的环卫队伍,对戴马河等重点地段进行了环境卫生整治,使城镇容貌焕然一新。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以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为目标,全面推行农村精细化管理,实行副乡级干部现场检查、管区互查等方式,每个村都建立了党员示范街,彻底根治脏乱差现象,清理清除农村“三堆”,促进农民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加快旅游开发,以山做文章,抓好棘梁山旅游开发,修建了棘梁山山寨门、石牌坊、进山山道硬化、大殿、行宫等景点建设,现正在加紧农家乐项目开发建设;以水做文章,抓好桑园旅游码头和停车场建设,发展渔家乐、农家乐、水上划船、人工沙滩等水上旅游项目,为宣传东平、提升东平形象打开“西大门”。
                   (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