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州城街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闲置资源,充分利用废弃小学、破产厂房及闲置土地,打造新的招商引资载体,按照“街道操作、上级把关,盘活资源、收益共享”的原则,集中力量利用“腾笼换鸟”、“借壳生蛋”等多种途径,加快项目的落地建设,成功实现本地企业“起死回生”、外地客商“轻装上阵”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多赢局面,有力增强了街道招大引强的后劲。
  占地20多亩的原蚕茧公司已经闲置五六年,看着近三千平方米的厂房逐渐破败,街道领导转变思路,积极走出去,把包袱甩给市场。经过多方联络,终于成功引进投资5000余万元的永济橡胶项目。该项目将对原厂房进行修缮加固,并且新建生产车间两栋,铺垫路基1米,整修路面近两千平方米,原来荒草丛生的大杂院变成机器轰鸣的新厂房。项目投产后将实现产值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60个,税收过百万元。经过政企对接,充分实现闲置厂房的再利用,既节约了企业运行成本,又解决了政府历史遗留的老难题,成功实现双赢。
  经过合村并校之后,一部分农村小学被废弃。街道对闲置的村小学资产进行统一处置和管理,然后确权发证,结合招商项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葛针园小学就是其中一处废置小学,小学占地3.6亩,校舍完整,交通便利。在得知街道的招商方针后,九鑫和聚义同时将目光瞄准了葛针园小学,九鑫工具加工计划新上300万元的生产线六条,聚义影视传媒公司准备进行二期扩规,昔日的闲资源变成了今天的香饽饽。街道通过拓宽思路,加强联络,成功实现由“引资”进化为“选资”,为创造税收、增加就业奠定基础,为整合资源、变废为宝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和临摹的范本。
  原种子公司的旧址位于州城桂井子街繁华的商业路段,极具开发价值。街道在全面了解情况后,积极在上级部门和村居之间穿针引线,尽最大努力保证双方收益。在街道巧妙操作下,公司以资产入股,村居投资开发,共同经营,收益共享,成功将原来的是非地变成聚宝盆。既实现了公司增值,又增加了村居集体收入,还掐断了因此产生的利益纠纷的源头,可谓一举三得。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