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东平街道把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进行重点培植,通过加强领导、强化防疫工作、狠抓科技推广,主要领导定期调度畜牧业生产情况,分管领导靠上抓,业务部门全程搞好服务,街道畜牧业呈现出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街道猪、牛、羊、兔存栏量达到15万余只,家禽存栏43万只,特种动物达到11万头只,现有规模养殖场户127户,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畜产品龙头企业6家,近年来没有出现一起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畜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畜牧业生产领导小组,协调实施全街道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饲养场(户)进行技术指导,实行全程服务。根据全年的生产计划,街道与各村居签订畜牧生产责任书,并把畜牧业生产情况纳入年终工作考核内容,有力地促进了畜牧工作实现良性发展。
  强化检疫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街道进一步加大了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力度,严格运输检疫程序,做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按照检疫操作规程进行检疫,杜绝了不合格肉品出场上市,确保了群众吃上放心肉。继续实行兽医监管制度。对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动物卫生防疫条例的要求进行审查,对投入品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并且全部签订了责任书、建立了免疫档案和养殖档案。
  加大畜牧科技推广。2012年,街道先后组织了科技下乡活动10余次,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万余份。定期举办技术人员、村级防疫员、专业户技术培训班,聘请县畜牧局和山东农业大学的老师前来授课,解答畜牧生产中的疑难问题。截至目前,街道为辖区养殖户诊断动物疫病1000余次,诊断治疗率达97%以上,有力地保证了全街道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侯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