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先后承担了“工业含糖废水超低排放”、“1,3-丙二醇生物炼制技术”两项国家“863”计划,开发建设了棉籽油加氢制取硬脂酸和甘油、变及附提氢装置、二甘醇氨解法制造吗啉、万吨甲醇、2万吨甲醛联产3000吨乌洛托品、6000千瓦机组发电等项目,多项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有些甚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无泄漏工厂”、“清洁文明工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企业管理创新奖”、“省技术创新先进单位”、 省级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质聚酯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后工作站……这一系列荣誉和称号,既是对瑞星科技创新最好的褒奖,也为瑞星插上了飞天的翅膀。
优秀人才支撑瑞星壮大
  瑞星的发展靠什么?靠人才,现在的瑞星聚集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他们普遍反映:在瑞星工作,待遇高、福利好、人性化、前景广阔,无后顾之忧。年青的团委书记王艳花深有感触地说:在瑞星,人人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人人都能得到集体的关爱,不用为家庭小事奔忙,不必为生计生活着想,只有埋头若干,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人生的最大价值。
  瑞星有着拴心留人的政策和环境,来了的留下了,留下的成为了企业的骨干和支撑,成为了瑞星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瑞星集团从企业的发展的长远战略眼光考虑,建立起了从规划、招聘、培训、选拔及薪酬、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等各个方面的人才工作机制和流程。用人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一切靠本事、靠能力,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培厚土壤,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搭建起广阔舞台。仅2011年,就有131名优秀员工脱颖而出,走上不同的管理岗位。  
  为从内部培养挖掘人才,瑞星与国内著名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起了新员工岗前培训、营销系统专业技能培训、基层管理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培训等成熟的员工培训制度,培训目标明确,监管到位,效果显著。2011年,投资近千万元,开展各项培训22批,培训员工3000余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职业化素质。
  浓厚的企业文化是瑞星培养造就人才的法宝。瑞星集团对公司的文化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提炼,形成了具有瑞星特色、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投资150余万元成立了瑞星电视台,利用内部电视、报纸作为舆论宣传阵地,强化了企业文化宣传工作,“诚信、责任、学习、创新、敬业、协作”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不断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新一代瑞星人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评先树优、文体娱乐、党团工建活动,促进了企业文化的深化,“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百年”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进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
如今,在瑞星,70后担纲主力、80后蜂拥而起,90后竞相争艳的人才态势让人才梯队建设更加均衡,让企业的发展更加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区位优势促进瑞星繁荣
  随着我县南部新城区产城一体规划的落实,在南部新城区,商贸物流、核心动力、新型战略产业、铁路商贸、产业孵化等企业组团将瑞星集团紧紧包围,331省道、105国道、济菏高速、晋豫鲁铁路、大清河客货码头纵横东西南北,瑞星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如何把握未来?瑞星集团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生活”的发展理念,制订并实施两个“十百千”工程,即拥有10名院士、100名博士、1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作组成的企业创新团队,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快步跨越,力争到2015年,实现人均年收入10万元、利税突破10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随着汽笛的和鸣、火车的奔啸,源源不断的煤碳等原材料向瑞星奔涌,瑞星生产的尿素、化肥等会踏上奔驰的列车,运往全国各地,一幅繁盛的经营景象,将再铸瑞星辉煌的十年、百年。